3月2日,浙江嘉興南湖供電分局紅船服務隊來到大橋鎮農業(葡萄)物聯網示范基地,檢查用電設備,了解“電子保姆”的運作原理和用電需求。
看著隊員們認真工作的樣子,站在一旁的綠江葡萄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屹峰踏實了不少:“葡萄好不好,溫度和濕度最為關鍵,有了‘電子保姆’,控制都不是問題?,F在電力供應得到保障,今年一定大豐收?!?/p>
大橋鎮是遠近聞名的葡萄之鄉,這里的“無核四號”“藤稔”“紅皮球”等葡萄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葡萄種植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也屬于技術型產業?!敖隙嘧兊奶鞖庾屍咸逊N植戶們吃盡了苦頭?!敝煲俜逭f,“從前,種植戶只能靠經驗和感覺去估計溫度、濕度,不夠精確,種植標準難以統一?!?/p>
2011年,大橋鎮興起高科技種植,為葡萄大棚裝上了“電子保姆”。7月,在南湖區第四屆江南葡萄文化節上,一項被稱為葡萄種植戶“電子保姆”的農業物聯網示范項目落戶大橋鎮。這一技術的推廣與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密不可分。南湖供電分局在中心鎮全面建設新型集約農網,提供隨叫隨到的“電保姆”式服務。經過農網改造升級,南湖區實現了村村電氣化。這無疑為農業科技運用增加了底氣。
目前,大橋鎮3個較大規模的合作社設立了農業物聯網示范點,開展高科技葡萄種植。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葡萄大棚的溫度、濕度、土壤水分含量實現實時檢測,數據還能直接發到種植戶的手機或電腦上。根據預先設置的程序,水泵可以自動啟動給葡萄噴灌。有了“電子保姆”,農民不用下地,坐在辦公室就能搞好葡萄種植。
“這套系統的使用,能解放很大一部分勞動力?!敝煲俜逭f。應用傳統種植技術,從開始種植到收獲,種一畝葡萄需要30個工時。但是有了這套系統,現在澆水、施肥可以自動完成,每畝種植成本降低1500元。
朱屹峰說,這套系統有利于培育優質葡萄和創立品牌。目前,南湖區試驗面積僅有90畝。今后,高科技種植模式將在南湖區大規模推開。南湖區農經局負責人說:“農業物聯網示范項目成熟后,這一技術將被廣泛用于種植業和養殖業。到時用電量會大增,需要供電企業大力支持?!?/p>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