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就“經濟形勢與宏觀調控”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時稱,去年物價調控沒有實現4%的控制目標,他對此表示道歉。道歉歸道歉,不過老百姓關心的是,如何才能平抑物價,確保大家能夠吃得起、吃得好呢?對此,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們,有自己的看法。
【講述】菜價漲得很離譜 “這一年,菜價漲得不像樣。”說起物價,家住鄭州市鄭東新區龍鑫苑社區的李格說,這是她一年來最大的感受,“菜籃子”之沉重,已經讓她有點承受不起了。 “像菠菜,漲到了4元錢一斤,太貴了,貴得離譜。”李女士說,現在每次出去買菜,隨便一買都要花幾十元,這還僅僅是青菜,肉蛋類價格也居高不下,一周下來,怎么著都得一百多元錢。 李女士說,如今,全家每月花在“吃”上的錢,比一年前多了400多元。 在鄭州,像李女士這樣反映菜價貴的市民不在少數。 【調查】價格上演“過山車” 沒錯,過去的一年,包括菜價在內的物價調控,并沒有實現4%的控制目標。在3月5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就“經濟形勢與宏觀調控”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稱,去年物價調控沒有實現4%的控制目標,并對此表示道歉。 2011年,多種商品價格演繹了“過山車”行情。就拿蔬菜價格來說,已經進入“元”時代,因為無論在哪那個地方,幾乎找不到幾毛錢一斤的蔬菜了。 國家統計局2012年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cpi同比漲幅在4%左右,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5%,非食品價格上漲1.8%。很多人都認為,物價水平持續攀升已影響到城鎮居民的正常生活,政府對此應高度關注并出臺調控措施。 【建議】經濟指標放緩有助于“摁住”物價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為7.5%。這是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8年來首次低于8%。 “去年cpi增長過快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形成的成本推動壓力,又有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產生的輸入型通脹壓力等。”姜明分析說。 “把經濟指標適當調低有助于遏制cpi過快上漲的勢頭,今年物價應該不會像去年漲得那么快。”全國人大代表姜明說,“我個人認為,今年cpi漲幅控制在4%的目標應該可以完成。” 保障“菜籃子” 完善價格監測體系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唐祖宣說,平抑物價要從保障“菜籃子”做起。“現在可以采用農產品規模化經營,直接讓農超對接,或者讓供銷社直營,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菜價。還要確保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等落實到位。” 姜明建議,要完善價格監測體系建設,創建價格上漲分析和警示制度,提高對糧食、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的全覆蓋。 不斷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應對物價上漲 全國人大代表郭建華建議,政府加大投入,增加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支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的發展。 郭建華認為,可以采取政府補貼的方式,銷售平價蔬菜和肉類,平抑市場物價。 “當然,也可以根據價格上漲的幅度,增加對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補貼,減輕價格上漲的壓力。”郭建華建議,2012年在調控物價的同時,政府還應著力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減輕物價上漲對中低收入群體的影響。(季子華,梁新慧,趙媛,劉長征,王秋欣)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