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今年天天下雨,情況很糟糕啊!”昨天,筆者走進永康市東城街道大園童村的一些外來蔬菜種植戶家時,來自麗水的李蘭印忍不住嘆息。“去年這個時候很忙的,現在,我們不是睡覺就是看電視,根本沒法管理,管理了也沒用。”另一種植戶陳聰龍說。黃瓜得了“侏儒癥”為了證明自己說的話,李蘭印帶著筆者去了他的大棚。“你看看,這些黃瓜是去年農歷11月下的籽,本來正月就可以賣了,可到現在,只有這么高,能不能保住命都還難說。”李蘭印指著眼前20多厘米高的黃瓜苗,語氣里滿是難過。他告訴筆者,黃瓜只需兩個多月就能收獲,這個時候本可以賣個好價錢,誰知老天就是不放晴。“是啊,我家的黃瓜是去年12月下的苗,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有1米多高了,可現在是這個樣子。”陳聰龍接過話茬。面對大棚里得了“侏儒癥”的黃瓜,幾個種植戶紛紛向筆者倒起苦水:“你看看,有些黃瓜的葉子發黃,根已經開始爛了,這樣的基本上保不住了,我們只能通過施肥、打農藥來給那些還‘活著’的黃瓜‘續命’。”“到下半個月,地里的黃瓜就真的都沒了。”陳聰龍說,要是連續幾天出大太陽,黃瓜也受不了,因為幾個月沒見著太陽,植物也像人一樣,要有一個慢慢的適應過程,短時間內光照過強,也會讓它們“送命”。“這些黃瓜現在葉子都長不起來,能不能活就看天氣了。”據了解,除了黃瓜之外,應季的蔬菜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滯長”情形。每畝地損失5000元左右“今年的黃瓜就算賣20元每公斤,我們也沒有賺頭。”種植戶吳品娟半開玩笑地說。陳聰龍家的情況是比較糟糕的,一個棚就損失了5000多元。他的妻子說,現在地里的苗已經是第二批的,第一批苗已經死了,只能補種。她給筆者算了算:第一批苗是去年12月份種的,一個大棚光種子平均要100多元,營養杯的費用要四五千元,這里面還不包括請小工的費用(一個小工一天至少要80 元,通常,除了他們夫妻倆,他們還得請2個小工,而裝一個大棚的營養杯至少要3天),怎么算,一個大棚的成本都不止5000元。陳聰龍說,他今年共種了14個大棚,其中11個種的是黃瓜,3個種的是西紅柿。算下來,他光是種第一批黃瓜的成本就已經投入5萬多元,加上第二批補種的,費用已超過10萬元。“一個大棚就是一畝地,所以不管怎么種,我們今年的畝產都提不上去,怎么算都虧。”據了解,其他種植戶的情況比陳聰龍要好一些,補種的情況并不多,但面對這樣的天氣形勢,他們紛紛搖頭說難做。“要是政府能給一些補貼就好了,否則今年的損失真是慘重啊。”(邱靈娟,鞏長青)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