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網報道:(記者劉加海)春節剛過,國家糧食局流通部、物聯部,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等部門紛紛派員到建三江管理局洽談稻米購銷事宜。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這個管理局已累計生產稻米1300余億斤,連續3年水稻總產超百億斤,成為名副其實的寒地粳稻產業龍頭。
2006年以來,建三江管理局黨委圍繞發展綠色農業打造全國粳稻生產中心的思路,引導鼓勵職工群眾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短短6年時間里,全管理局水稻種植面積已由503萬畝發展到1000萬畝;水稻總產由5年前的51億斤提高到2011年的135.7億斤,產量占全省糧食總產的八分之一、全墾區糧食總產的三分之一。
水稻的豐產豐收,歸功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和科技的創新。從2009年開始,這個管理局3年累計投入資金30.2億元,用于加強“種、苗、藝、機、水、產、服”建設,全管理局農機總動力已達135萬千瓦,農業機械達22萬臺(件)。通過推進三級原繁體系建設,全面實現了種子包衣、統一供種、芽種直供“3個100%”,實現了種子生產措施、質量標準、銷售價格“三個統一”。全管理局農業生產科技入戶率達100%,科技普及率達99%,科技到位率達98%,科技成果轉化率達86%,科技貢獻率達76%以上。他們大力實施水稻高產創建工程,創新以4s和3g物聯網技術為主的水稻生產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在墾區率先建設了超聲波地下水位自動監測系統;推廣應用了智能化芽種生產、水稻統供芽種、精密機械播種、缽形毯式育苗、高性能插秧、水田氮肥后移技術和“三化一管”等四大栽培模式。
來源:北大荒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