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了解到,由于去年馬鈴薯價格暴跌,許多種植馬鈴薯的農戶普遍虧損,種植意愿明顯下降,預計內蒙古今年馬鈴薯種植面積將減少20%到40%左右,如果今年旱情持續,減產幅度可能更大。
據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產區,而內蒙古又是我國最大的馬鈴薯基地,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七分之一。
據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提供的數據,2011年,內蒙古馬鈴薯種植面積1069萬畝,產量982.4萬噸,如果減產20%就是785萬噸左右,正好是2007年的水平。
在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做生意的張手義,去年將目光投向了陌生的馬鈴薯產業,投資數十萬元租種了300多畝馬鈴薯。但由于去年馬鈴薯價格暴跌,本想小賺一筆的他一年就虧損了40多萬元。“去年的債還沒還清,今年只能是把農機具賣了。咋說也不能種馬鈴薯了。”
武川縣富康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有120多戶馬鈴薯種植戶,去年總共種植馬鈴薯6000畝左右,今年計劃減少至4000畝左右。
內蒙古種薯公司也明顯感受到了今年馬鈴薯“降溫”趨勢。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說:“去年這個時候種薯都被‘搶’得差不多了,今年截至目前只預定出三分之一左右。”
中國淀粉工業協會馬鈴薯淀粉專業委員會會長周慶鋒對此表示擔憂:“形勢有些嚴峻。如果減產太多,市場出現供不應求,那么到秋天馬鈴薯價格又將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對于消費者和淀粉加工企業而言都不是好事。”
(丁銘、林超)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