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鹽邊縣國勝鄉優質早春枇杷科技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枇杷樹上掛滿沉甸甸的果子。在這片1500畝的枇杷基地里,上百名農民背著籮筐,拿起剪刀,采摘枇杷忙得不亦樂乎。早春枇杷是攀枝花的主打特色農產品之一,一個“早”字讓它成為當季最搶手的水果。但“今年受干旱、霜凍等氣候因素影響,枇杷成熟比往年推遲了近一個月。”攀枝花市農牧局副局長伍從銀說,由于枇杷主產區積極采取節水灌溉、留草保濕等措施,今年的枇杷產量和質量并沒有下降。
“今天特別干燥,多虧事先采取了措施,枇杷非但沒減產,個頭還比往年大些。”在枇杷基地,農民田先海告訴記者,現在枇杷已經到了集中采摘期,他們每天要工作8個多小時。走進枇杷林,記者發現,每棵枇杷樹下都安裝有滴灌噴頭,水噴出后均勻地灑在樹根周圍。攀枝花市銳華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華強告訴記者,滴灌設施比之前采用的漫灌節水30%以上。此外,枇杷基地還采取雜草覆蓋樹盤、留草保濕等措施,把干旱影響降到最低。
盡管產量沒有降低,但由于集中上市時間推遲,價格比往年同期低了近三分之一。“除了干旱,今年年初還出現霜凍現象,給枇杷掛果造成一定影響。”劉華強說,往年枇杷集中上市時正好趕上春節期間,攀枝花市場上能賣到每公斤24元以上,而今年推遲上市錯過了“黃金期”,目前價格在每公斤18元上下。
伍從銀表示,相關部門正加強科技研發力度,降低氣候因素對農作物的影響,還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建立相對穩定的市場營銷渠道。(張通)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