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湯陰縣積極創新農業發展模式,把提升傳統農業,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休閑生態農業融為一體,使農業與工業對接,把農業導入第三產業,加快了農業“接二連三”的產業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資源的附加值,充分發揮農業的綜合效益。
提升傳統農業,不放松糧食生產。該縣通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良種良法配套、病蟲害預警預報和防控等現代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升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2011年,全縣免費化驗土樣1000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90萬畝次;專業化統防統治13萬畝次,綠色防控面積2.6萬畝次;建成3個高產創建萬畝方、4個千畝示范區。2011年糧食播種面積112.4萬畝,糧食總產54.6萬噸,保障了糧食安全,促進了農業的豐產增收,實現了糧食生產“九連增”。
依托農產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該縣依托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先后引進了永達、眾品、益海嘉里、今麥郎、健豐等一批國內外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涉及糧食、油料、食用菌、蔬菜、生豬、肉雞、肉奶牛、中藥材等8條產業鏈,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48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4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市級龍頭企業16家。全縣農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40萬噸,農業產業化經營已成為該縣的“金”字招牌,實現了從田野到餐桌的全程生產產業鏈。該縣先后獲得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基地、全國農業產業經濟百強縣(市)、中國食用菌之鄉等榮譽。
拓展農業外延,豐富農業內涵。該縣通過政策激勵、資金扶持、民間資本投資等方式,發展現代農業。河南佳多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4億元,在宜溝鎮琵琶寺水庫流轉土地1.3萬畝,建設集生態循環、休閑觀光、旅游度假于一體的觀光農業區。為帶動農業的一、二、三產快速融合發展,該縣投資3500萬元,正在修建一條湯河快速通道,預計今年6月通車后,將形成一條交通、旅游農業觀光帶。目前,湯陰縣正在建設休閑農業園區、休閑農莊、民俗村、農家樂,民間資本投資到位4.7億元,加快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了農業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的延伸。
來源:河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