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一斤五六元,小蔥一斤八九元,都賣得比雞蛋還貴,近日蔥價漲得有點猛,有市民直呼“蔥動了”(2012年03月10日漢網-武漢晚報)。
阿婆們發現,武漢市場的蔥價一月來直線飆升,實現了倍增。超市人士介紹,今冬天氣偏冷,新蔥生長慢,生長期延長,加上近期武漢及南方多陰雨天氣,地里的蔥都不好收,供應量比較緊張,造成蔥價走高。不知道連陰60多天湖南的蔥價,是個什么狀態?
兩會仍在進行,政府報告規定菜籃子問題要有市長來負責,因此老百姓菜籃子市場價格的異常波動,首先要有市長來解釋才權威,遺憾的是,或許是市長們忙著開會,忙著為人民做主,就是沒時間為民生的艱難分身。
市場價格波動是正常的,但是如是非理性的波動,就要看作不正常的事件,如果是大米價格因為自然天氣突然間翻倍,肯定會引發省長忙不及的忙,因為那樣會牽涉到一方的穩定。蔥價率先倍增,還不至于影響到官員最害怕的穩定,但是民生的緊張事實在體現出來,商家為了控制成本,小蔥拌豆腐不是一青二白,而是萬白之上一點綠了。
這讓我想起來一件事,一家小店牛肉湯賣得紅火,其中有一個拌料“蒜泥青椒”,在很久以前,南方青椒和大棚青椒來的少,青椒貴,那拌料是白的多青的少,呈現白色;后來青椒價格低了,但是“算你狠來了”及隨即變成青的多白的少,呈現為青色。多少年來,都是這樣變來變去。
這個小事,說明了別看省長大市長小,管菜籃子的市長可能要面對更大的壓力,畢竟菜籃子是易碎品,不能很好的倉儲,波動更大,控制不好,價格很容易出現過山車。“姜你軍”“蒜你狠”“豆你玩”之后,漲也傷菜農,廉也傷菜農,百姓眼中總是苦。請問市長,你究竟該怎么負責?又是怎么負責?,不能因為非常氣候一來百姓就束手無才,那樣我們的社會管理的水準也太低端了。
由此看來,盡管菜籃子絕對不是小事,但是管菜籃子的市長有幾個是把他看作大事來做,武漢上演“旱地拔蔥”,再一次顯示了市場中的市長無能為力!
來源:商都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