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賣菜難,買菜貴”問題,去年我市啟動平價蔬菜商店創建。昨天,市物價局發布第三批平價蔬菜商店名單,有25家經營單位入選,至此,我市平價店的總數已達到57家。據悉,這些平價蔬菜商店在享受相關政策的同時,也將承擔平價經營穩控物價的責任。
市物價局價格處李躍平介紹,與前兩批相比,第三批平價店的要求高了許多,共有30多家經營單位申報,最終只批了25家。部分規模小、銷量少,以及地理位置較偏的未能通過審批。此次發布的25家平價店都在揚州市區,覆蓋江都、廣陵和邗江3個區。按省物價局的工作部署,我省今年計劃新建1000多家平價店,我市也將加大平價店的建設力度。
據媒體報道,上月南京一家平價店因經營不善而倒閉,該平價店“關門”引發各方熱議。揚州的平價店經營狀況如何?經營行為是否規范?記者從物價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個平價店的經營狀態比較正常,沒有出現關門倒閉現象。但是,由于要執行平價經營的政策,蔬菜價格較市場平均價低15%,所以平價店整體盈利能力不強。這已經引發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既然有進,也要有出,這樣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市物價局相關人士表示,針對南京一平價店關門事件,揚州將考慮建立平價店退出機制。他說,目前對平價店的補貼只限開店之初,平價店的經營最終還要依靠自身。
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省物價局正在醞釀出臺一份指導平價店經營的規范性文件,將從城市平價店的配比數量、平價店選址要求,以及平價店的經營模式等方面給予指導。
圍繞既要讓平價店平價銷售,保證市民吃上平價菜,又要讓平價店有錢賺,能夠正常經營,相關部門認為,平價店的選址應鄰近居民集中區,以保證銷量,同時應與蔬菜基地緊密聯系,直接從基地拿貨,減少流通中間環節,保證所銷售的蔬菜具有競爭力。
來源:揚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