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8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窗口打開后,國內油價上調預期日益強烈。在市場爭論上調油價的關鍵時刻,業界再次聽到了“兩桶油”熟悉的聲音。14日,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放話,“該調了”。目前“兩會”已閉幕,不少市場人士預期發改委上調油價已“箭在弦上”。更有市場機構的監測顯示,目前包括兩大石油公司在內的不少油商都已開始停止大單銷售,靜待價格上漲。
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1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感覺應該調了,畢竟過了22個工作日,現在整個的浮動也超過了10%”。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網友炮轟,“下調時機永遠不成熟,上調的時機隨時都成熟!”同時,許多媒體認為這是“兩桶油”在向國家相關部門“逼宮”,要求及時漲價。
有分析師透露,“鑒于煉廠原料成本高企,煉制利潤率虧損進一步加深,目前兩大集團已上交漲價提議。”但到目前為止,中石化和中石油相關負責人尚未就此作出回應。
據了解,上次調價時間為2月8日,此后國際油價就在伊朗局勢的刺激下一路攀升,并于2月27日達到近10個月的新高。截至3月15日凌晨,眾多資訊機構所參考的英國北海布倫特油價從2月8日的117美元/桶上漲至最新的124.97美元/桶。
近期,要受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持續高位震蕩。三地原油變化率在2月23日突破4%之后仍持續快速攀升,截至3月13日,三地原油變化率已達10%。3月8日,距離上次成品油調價正好滿22個工作日。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發改委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但到底何時調價,專家與市場人士雖然稍有分歧,但基本都預期調價應在“兩會”閉幕之后。現在“兩會”已閉幕,但由于距離上次調價才過去一個多月,時間太短,因而分析認為,考慮到國內經濟和公眾的承受能力,國家發改委極有可能將本輪調價延至“兩會”閉幕再執行。
就調價幅度而言,按正常情況來算此次調價的幅度應在400元/噸左右,但是考慮到每次國家上調價格都有所保留,且目前正面臨“春耕”用油旺季,預計此次上調的幅度將有所減小,且柴油的漲幅或將小于汽油的漲幅。
鑒于最近兩天市場關于要漲價的大量傳言,有機構監測顯示,目前廣州中石化已經停止大單銷售開單,洛陽中石油也停止大單收款,山西、山東等部分地區的0#柴油批發價已經超出零售價。事實上,各地成品油市場目前都已經出現了調價前的常有的現象:持貨待漲,停批、控銷、停售,然后推價……
如今已萬事俱備,就看國家發改委的了。漲價在即,你準備好了么?(聽夢)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