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取消玉米進出口配額,實施相應的優惠關稅政策,以支持肉、蛋、奶產業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做出如上表示。
去年,我國進口了近千萬噸的豬、雞等肉品,按3至4噸飼料糧生產1噸肉品計算,相當于我國進口了3至4千萬噸飼料糧。另外還有大量肉品通過走私途徑進入國內。相比之下,進口飼料糧比直接進口肉品更有利于我國農業發展及農民增收,能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工業的水準,實現食品加工行業的規模化生產,加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為此,劉永好委員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減少豬、雞肉的進口數量,嚴厲打擊肉品走私,防止傳染性疾病的大規模流入。
二是國家制定一個新的政策,或在《糧食法》中考慮,將糧食作物分為人口用糧和飼料用糧兩大類,人口用糧要首先保證,維持現行的基本自給、少量進出口、余缺調節的基本方針不動搖,保持全國糧食供求總量基本平衡和價格基本穩定。黃豆和玉米是兩種主要的飼料用糧。去年,三分之二的飼料用黃豆是依靠進口,總量為5千多萬噸。而我國玉米總量的80%是用作飼料原料,因此建議把玉米作為飼料用糧來考慮,采取與人口用糧不同的政策,適度放開玉米的進出口管制,加大玉米進出口量,從而通過加工增值,帶動肉、蛋、奶等食品加工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提升我國農產品綜合競爭實力,實現現代規模化農業的發展,保證肉、蛋、奶的充分供給和降低其生產成本,穩定價格、控制通脹。
三是建議取消玉米進出口配額,實施相應的優惠關稅政策,以支持肉、蛋、奶產業的發展。若不能,則根據需求逐年增加進出口量,并以各飼料和養殖企業的實際生產量決定配額。重點支持飼料和肉、蛋、奶生產企業,減少流通型商貿企業的分配額度;并且,建議相關部門對進出口過程中的若干關鍵環節給予支持。如進出口檢驗檢疫環節、港口貨物運輸環節等。
(白易)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