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大蔥的現象并不會持久,但其背后深藏的關于物價上漲和百姓生活質量的沉重話題,卻并不會輕易結束。如何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怎樣增強百姓的幸福感,是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也是一道實實在在的民生考題。
這里,天價大蔥的“天價”意義并不同于之前出現的天價煙,天價酒、天價吊燈,其反映的只是10元錢的購買力問題。因此,這則關于天價大蔥的新聞,只是在10元錢只能買到3個蘋果或者5根黃瓜引發大爭議之后,對10元錢購買力話題的延伸。
據了解,進入2月中旬后,大蔥價格開始迅速上漲,目前已攀至每斤五、六元的價格高峰,不少消費者抱怨“十多塊錢只能買兩顆蔥”,“天價大蔥”也由此而生,對此有分析稱,當前大蔥的“天價”主要是由氣候、種植規模等因素共同引起的,隨著氣候的轉暖和種植規模的擴大,大蔥的“天價”態勢很快會得到緩解。
然而,即使大蔥不會持續“天價”,由此引發而來的社會各層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問題,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打了半天工,換回十顆蔥。再掙豆腐錢,兩白拌一青。兩白伴一青,還能吃上蔥。囊中羞澀日,面黃肌瘦中。”一首頗感調侃色調的打油詩,不僅爆出了天價大蔥的現實存在,還道出了天價大蔥背后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不斷提高的現實問題。天價大蔥和“月入7500無安全感”、“月入過萬不夠花”一樣,反映的是多數中國人的焦慮心態。
近些年來,國內持續通脹、物價上漲,導致百姓儲蓄貶值,造成百姓的生存環境發生變化,再加上又缺乏一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同樣面臨較大壓力,因而,這種生存環境的變化難免轉變成心態變化,帶來諸如中等收入焦慮和低收入抑郁的現象。甚至還造成部分人安全感的缺失,和被剝奪感的加重。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使天價大蔥本身只是一個偶然的現象,也很容易成為大家對現實生活壓力不滿的宣泄口。
天價大蔥的現象很容易終結,但其背后深藏的關于物價上漲和百姓生活質量的沉重話題,卻并不會輕易結束。如何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怎樣增強百姓的幸福感,是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也是一道實實在在的民生考題。(賈芳)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