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6元一斤,青椒7元一斤,芹菜2.5元一斤……自2月份以來,省城的菜價是一路上漲。然而,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在這輪漲價潮中,南方菜分得了“大蛋糕”,本地菜及菜農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分得多少杯羹。
批發市場:蔥價倆月翻兩番 南方菜農搶先機
“一斤大蔥都貴過一斤雞蛋了!”16日上午,濟南市民孟女士在山師東路附近的一家菜市場里發現,4元/斤的大蔥在價格上力壓3.7元/斤的雞蛋。“以前大蔥炒雞蛋是大蔥多,現在做這個菜要多放雞蛋了。”孟女士說。在濼源大街附近的一家菜市場里,品相稍好一點的大蔥更是賣到了6元/斤。
隨后記者來到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這里的菜價最近一兩個月也噌噌漲起。“大蔥批發價3.3元/斤,零售3.6元/斤。”菜販周勇指著一捆捆還沒卸車的大蔥介紹說,現在批發市場上有兩種大蔥,一種是南方運來的大蔥,又粗又白,品相好賣得也貴。“旁邊幾捆細蔥是本地產的,一斤的價格還不到3元錢。”周勇說,現在市場上主要賣的是外地蔥,本地蔥都是過冬蔥,因為賣相差點,價格雖然低卻不好賣。
“1月中旬的時候,一斤大蔥才只賣8毛錢呢。”周勇說,一般春節前菜價都會上漲,但今年比較特殊,都3月份了,菜價不僅沒有回落,反而還保持著上漲的勢頭,前幾天大蔥的批發價最多達到了3.6元/斤,這兩天還多少回落了一些。在大蔥的帶動下,茄子、芹菜、卷心菜、青椒都比去年同期的價格高出了一倍左右。
與往年不同,今年年后這段時間,周勇多訂了好幾車的南方蔬菜。雖然額外增加了運輸成本,但躥高的菜價讓周勇還是小有賺頭。今年低溫持續的時間長,本地菜產量受到不小的影響。“光我這里的進貨量,外地菜相比去年就增加了七八成。”周勇說,在這波漲價行情中,南方的菜農算是賺到了。
本地菜農:總比市場慢半拍 腸子都要悔青了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