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人民幣雙向波動彈性”的政策信號近期被國家領導人、貨幣當局頻繁提及,恰逢此時,人民幣中間價多次出現暴漲暴跌的罕見行情,不禁令市場產生遐想:央行似乎有意擴大中間價的波動,為政策先行“探路”。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3029,較前一交易日上漲53個基點,與3月1日的6.3016基本持平。雖然中間價與月初水平基本一致,但本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經歷了兩次漲跌“輪回”,頻繁出現的蹦極行情更讓市場感到意外。據記者統計,3月以來的14個交易日里,有5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波動超過100個基點。而今年前兩個月的36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只有2天波動超100個基點。更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雙向性。在美元指數漲跌并不十分劇烈的背景下,3月9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走升162個基點,創出年內最大單日升值幅度;經過了雙休日之后,3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又出現了209個基點的暴跌,創年內最大單日跌幅。對于中間價的“反常”表現,研究人士猜測,央行似乎有意擴大人民幣中間價的波動幅度,或許是在測試市場對中間價大幅波動的反應。測試完成后,央行有可能擇機推出有關匯率形成機制的新政策或新規定,例如擴大人民幣的波動區間。目前人民幣兌美元日均波動區間為中間價上下浮動0.5%。該人士認為,應通過漸進方式擴大波幅,首先從目前的0.5%提高到0.7%;再從0.7%擴大到1%。(小真)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