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的條例可望在半年內出臺。
從國土資源部參與修法的人士處獲悉,事關征地補償標準和征地程序的《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征地條例)現已經國土資源部初步完成,征求意見后將直接上報國務院,預計在今年八九月份以部門法規形式出臺。
這也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不久前承諾的本屆政府在任期最后一年將要做好的幾件困難事情之一。
據上述人士介紹,該條例最大的亮點就是強調對農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保證農民的長遠生計。
條例草案強調補償與安置的分離,其中集體土地征收的補償,將不再簡單地按附著物補償,而是對包括耕地上的青苗附著物以及宅基地上的房屋等分別給予補償。
本報還從國土部了解到,作為母法,目前國務院法制辦已牽頭形成《土地管理法》修訂議案,正處于征求意見階段,尚未上報全國人大。
補償與安置分離
據上述國土部知情人士介紹,征地條例草稿由國土資源部耕保司起草,現已初步完成,并轉交至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經國土資源部征求各方面意見后,該條例將直接上報國務院。
上述修法知情者介紹,征地條例草案改變原來單一一次性貨幣安置為主的模式,“強調補償與安置的分離,其中集體土地征收的補償,將不再簡單地按附著物補償,將單獨給予補償,包括耕地上的青苗附著物以及宅基地上的房屋等。”
就具體的補償標準,上述人士稱,“在調研中,地方政府也反映各地經濟發展不同,補償標準無法一致。”
新征地補償標準還特別強調安置,上述人士解釋,“其中首要的就是就業安置,失地農民由政府出資培訓、并推薦就業。如果是農地上開發建企業,農民可以選擇農地入股,為被征地農民留足發展機會和發展資源。”
為了規避征地矛盾,上述人士介紹,“征地條例”草案完善了征地程序,要求征地拆遷之前必須公示,實現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制度,保證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為該條例鋪路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確權工作正在加速。
“確權是保證農民土地財政權、解決征地糾紛的前提。確權完成要求由年底提至7月底。”上述接近國土部的人士介紹。
“地方政府意見很大”
而作為征地條例母法的《土地管理法》修訂,卻仍在拉鋸之中。
上述國土部知情人士介紹,征地條例中要推出的征地補償標準,也因為土地管理法“同地同價”原則尚未修訂完畢,而暫時沒有更確切的說法。
“《土地管理法》涉及多方利益,修改的阻力很大”,王衛國直言。
“國土部對于《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沒有異議。”一位接近國土部的知情人士透露,“預計來自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阻力較大。”
據一位接近鐵道部的知情人士透露,鐵道部就不乏擔憂。他介紹,近年來,鐵路建設加速,資金缺口很大,尤其是征地拆遷成本上漲。若征地補償標準再提高,對于鐵道部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水利部也有類似擔憂。水利部總規劃師兼規劃計劃司司長周學文曾表示,“目前征地移民等費用占重點水利建設成本的40%左右,一些甚至高達80%”。
此外,在上述接近國土部的知情者看來,改革的最大阻力源于地方政府,“征地制度改革一旦破題,地方土地財政將大幅縮水甚至歸零”。
上述國土部參與征地條例制定的知情者也坦言,根據國土部初步調研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對征地條例草案的意見就很大。
據北方地區國土系統一位官員介紹,“地方政府在征地補償中或明或暗的補償已經很多了,條例草案在實際操作上成本非常大,除貨幣補償之外,還需要就業安置等,培訓、就業等均需要高成本投入,而入股的話,財產能否得到公開,暫時都沒有定論。”
顯然,地方政府需要探索新的財源。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直言,征地補償標準無疑將大幅縮減地方財政,若無相關收入補充,由此帶來的地方政府違法違規用地,以及地方債務平臺風險將十分棘手。
去年,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組成專題調研組,就《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報送中央,提出要理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完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建立完整的地方稅體制。
“‘建議’得到了中央高層領導的批示和贊許”,據參加調研的一位政協委員介紹。
土地管理法修訂案年內難出
上述參與修法的知情人士介紹,隨著溫總理表態任內出臺征地條例,作為子法的《征地條例》很可能將以部門法規形式,先于母法《土地管理法》修訂案的出臺。
據其介紹,與土地管理法修訂需要通過全國人大審議相比,制定集體土地征收條例只需經國務院層面批準,程序上更加快捷。
據該知情者介紹,《土地管理法》修訂議案,正在由國務院法制辦牽頭,在部委和地方政府征求意見。
楊粼杰對本報直言,征求意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博弈”階段。此前溫家寶總理在各個場合多次呼吁該法盡快修訂出臺。
事實是,包括今年在內,《土地管理法》修訂持續多年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但中途草案屢屢擱置,遲未露面。
“因為各方爭議太激烈,無法達成一個折衷的方案。”一位參與土地管理法修訂的學者說。
上述國土部知情者介紹,“中央給的時間非常緊張,要求年底必須完成修訂工作”,但他同時表示,“《土地管理法》的修訂涉及各方利益,大家相互妥協,達成一致后,才可能上報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從目前進度看,年內出臺很可能無望。”該人士稱。(若雁)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