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大蔥價格一路上揚。近期,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與往年相比,大蔥的價格翻了幾番,10元錢只能買到兩根大蔥,即買一根大蔥的錢可以買10多枚雞蛋,在調味品中,繼往年 “蒜你狠”、“姜你軍”等新詞相繼盛行之后,今年,“蔥珍貴”一詞在中華大地再次成為百姓熱論的焦點。
大蔥為啥這么貴?筆者從報紙及互聯網等眾多媒體了解到,大多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去年大蔥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引發了供求失衡,此外,中間環節多次倒賣也助推蔥價上漲等,但筆者并不完全認同這這些觀點,認為另有主因。
3月20日一大早,筆者來到河北省雞澤縣大蔥種植基地調查,該縣近3年大蔥的種植面積是逐年增加的,且去年的種植面積達到了歷史最高,品種多為優質的章丘大蔥。大蔥與其他農作物一樣,上年度價格高,效益好,下年度種植面積都會有相應的擴種,反之,面積就會縮減,這是近些年全國農民在種植上多次循環往返的一個怪圈。以雞澤縣為例,2009年,該縣種植大蔥3萬多畝,收獲期地頭交易價每市斤3-4角錢,蔥農的畝效益在兩千大幾百元,高的在3000元以上。2010年種植面積3.4萬畝,蔥農的畝效益一般在5000元以上,高的達到六七千元以上。在高效益的驅動下,2011年,雞澤縣的大蔥面積擴種了20%,達4萬余畝,雖受天氣等原因單產較低,但與上年的總產量并未減少,由于收購囤積大蔥商販大大減少,使得蔥價不足3角錢,蔥農的畝效益只有2000來元。
透過雞澤大蔥種植及收存情況,全國大蔥主產區也是一樣,目前,蔥貴蔥農并沒有得到實惠,也并不是去年大蔥的種植面積少,那么,造成大蔥價格如此昂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大蔥囤積商減少,可供流通的商品蔥貨源短缺;收獲期大蔥便宜,自食存蔥百姓增多;保護地大蔥面積減少,是造成目前“蔥珍貴”的主因。
在雞澤縣,蔥農是不儲存大蔥的,都在收獲的季節刨下后,隨行就市立即出售。囤積大蔥待漲的商販一般山東人居多,2009年,讓囤積大蔥者賺了個盆滿缽滿,致使2010年囤積大蔥者大量增加,雞澤縣有錢而從未存過大蔥者,也加入到存蔥的行列,導致這年蔥剛收獲,就出現大量搶蔥囤積的現象,蔥價自然會大幅攀升,高出上年一倍之多,存量超常規增多導致這年春節后的大蔥價格不盡人意,年前存的大蔥年后一斤變成六兩不說,價格還沒買時高,使得所有存蔥者血本無歸。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去年很少有人敢大量儲存大蔥,也導致了去年收獲大蔥時的價格特低,每市斤不足3角錢。蔥價的絕對便宜,大大刺激了百姓提前購蔥的消費,他們大多都在大蔥收獲后不久,花上一二十元錢,就可以買到幾十斤大蔥,自存自吃,使得大量的大蔥變為了零散多戶存儲,許多百姓至今還沒有吃完呢。可一些大中城市的市民,大多是隨吃隨買,商品蔥存量的絕對減少,遠不能滿足大蔥的市場需求,大量散戶儲存自食多余的大蔥,即便是爛掉也很難流入市場,所以導致了大蔥價格的暴漲。再加上去年山東大棚大蔥效益不佳,致使今年大棚大蔥面積大幅下降,由于今春氣溫偏低,使大蔥在近一個時期造成了青黃不接,再加之部分商販的人為炒作,故而加速了大蔥價格的上暴漲。這樣看來,“蔥珍貴”也就不足為怪了。(邢銀田)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