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瘋狂的“姜你軍”、“蒜你狠”已經漸漸遠去,但如今“向錢蔥”卻正在瘋狂上演:臨沭縣3.2~3.5元/斤的蔥價已創下本縣近幾年來的新高,但與目前我省個別地區5.0元/斤的瘋狂蔥價相比仍舊相差甚遠,更不必說有的省份8~10元/斤的天價了。
說到這兒,不知有誰還能記得七、八年前8、9分錢一斤的蔥價,當時的蔥農可以說是欲哭無淚;在“蒜你狠”風靡時有誰還能夠記得蒼山縣的蒜賤傷農事件;2011年豬肉最貴時14~16元/斤,有誰還能夠記得曾經幾年前仔豬不要錢卻沒有人要……
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社會,除了一小部分價格需政府定價外,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都是由市場自主調節的,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某一種商品價格在某一階段出現波動,甚至劇烈波動,比如肉價、房價、蒜價以及蔥價。
其實,就一般情況而言,任何一種商品都有其成本所決定著的內在價值,當市場價格遠遠偏離其內在價值時,原因有很多,但有兩種原因經常可見,一種是人為炒作,另一種就是供需關系失衡。如果說近幾年的房價和股市可以勉強歸納為前者,那么今年的蔥價則可以解釋為后者:前幾年大蔥的種植利潤一直較低,嚴重挫傷了蔥農的種植積極性,致使去年大蔥的種植面積銳減,加上天氣原因影響了收成,最終導致今春大蔥的供應不足;另一方面,去年冬天天氣異常寒冷、雨雪天氣等導致大蔥的儲藏與運輸成本增加,再加上受到春節前后蔬菜價格整體上揚的影響,于是瘋狂的“向錢蔥”就問世了。
“物稀為貴,物多為濫。” 蔥賤傷農,會挫傷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但蔥貴也同樣損害了消費者的根本利益。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相關部門要及時發布相關信息,提醒廣大種植戶及時調整種植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注意防范種植風險,堅決避免“貴時跟風,賤時傷民”。
(臨沭縣物價局,王濱濤)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