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耕時節,作為我區優質馬鈴薯產地的武川縣農民卻沒有投入到緊張的備耕中,而是都在觀望。翟緒是武川縣哈樂鎮東梁村的農民,去年他家種了60 多畝馬鈴薯,總產量達7萬多斤。如果按2010年每斤1塊錢的價格算,他能收入7萬多元。可誰想到,去年他家的7萬多斤馬鈴薯只賣了6000多元,不但沒賺到錢,反而賠了5000多元。眼下又到了春耕備耕時節,去年被馬鈴薯傷透了心的翟緒不打算再種馬鈴薯了。“村民對今年是否還種植馬鈴薯持觀望態度,但不少人都說即使還選擇種馬鈴薯也不會像一種那么多了……”翟緒無奈地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武川縣富康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有120多戶馬鈴薯種植戶,去年總共種植馬鈴薯6000畝,今年計劃減少至 4000畝左右。內蒙古種薯公司也明顯感受到了今年馬鈴薯種植有“降溫”趨勢。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種薯都被‘搶’得差不多了,今年截至目前只預定出三分之一左右。
中國淀粉工業協會馬鈴薯淀粉專業委員會會長周慶鋒也對此表示出擔憂:如果減產太多,市場出現供不應求,那么到秋天馬鈴薯價格又將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對于消費者和淀粉加工企業而言都不是好事。由于去年馬鈴薯價格暴跌,許多種植馬鈴薯的農戶普遍虧損,今年種植意愿明顯下降,預計今年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將減少20%到40%左右。(凌山)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