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3月19日—3月23日),隨著市場原糧的逐漸消耗,東北及蘇皖等粳稻產區稻價整體平穩趨漲,而大米仍舊走貨緩慢,米價局部出現下跌,副產品價格上漲明顯。
一、東北普降大雪,購銷或繼續受影響
在春播來臨之際,天公將積攢了一個冬天的雪種頻繁地灑向饑渴的大地,本周末東北地區又迎來兩場降雪,給春耕生產帶來利好因素,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粳稻市場購銷進度。
二、稻漲米跌,“稻強米弱”格局加劇
據中華糧網數據中心顯示,本周東北地區粳稻市場價格整體平穩局部上漲,米廠大米出廠價格局部回落。
23日黑龍江建三江地區國標二等品質粳稻米廠收購價格為1.40元/斤,較上周上漲了0.01元/斤左右,大米出廠價格2.00元/斤,價格平穩;虎林地區國儲收購二等粳稻價格1.42元/斤,價格穩定,收購量較前期減少。
遼寧盤錦地區鹽豐品種三等品質粳稻市場收購價格在1.42元/斤左右,較上周價格上漲0.01元/斤,大米出廠價格2.13元/斤,價格每斤下跌0.01-0.02元。開原遼星品種二等粳稻米廠收購價在1.39-1.40元/斤,大米出廠價2.05-2.06元/斤,每斤下跌0.02元。
吉林梅河口市普通品種國標三等粳稻市場收購價1.44元/斤,比上周漲0.01元/斤;德惠地區國標三等品質超級稻市場價格由上周的1.43元/斤降到1.41元/斤,大米出廠價格由2.15元/斤跌到2.14元/斤,跌幅0.01元/斤。據糧網記者了解,當地近日稻米市場價格均下跌的原因在于水稻余量較多,目前仍能維持在40-45%,米廠大米走貨慢導致米價下跌,米廠采購量減少農民出售困難致使水稻價格下滑。
江蘇泰州地區粳稻米廠收購價格在1.41-1.42元/斤,大米出廠價格在1.85-1.86元/斤,下跌0.02元/斤左右;安徽蕪湖粳稻米廠收購價1.43元/斤,較上周上漲0.02元/斤,大米出廠1.93-1.94元/斤,價格持穩。
基于稻米市場歷史因素,“稻強米弱”格局在目前形勢下繼續加劇,米企生產獲利空間愈加狹小甚至維持不虧損。
三、副產品價格上漲明顯
由于近期大米市場需求低迷,走貨不佳,多數米廠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整體加工量大幅下降,副產品產量隨之下降,導致米糠油廠、飼料廠等下游企業原料供應緊張,進而油糠、碎米等產品價格快速上漲。
據了解,目前吉林、遼寧部分地區米廠油糠出廠價在0.98-1.05元/斤,近十日內上漲幅度在0.07-0.08元/斤左右,尤以遼寧沈陽、盤錦地區最為明顯。碎米、色選白米等產品價格也不同程度上漲,其中碎米價格在1.35-1.38元/斤,白米在1.50-1.52元/斤,稻殼在0.1-0.11元/斤。
四、糧源漸少,國儲收購進度較前期減緩
本周粳稻市場收購仍以糧庫為主,但由于糧源的逐漸減少,收購進度也隨之減緩。據國家糧食局最新統計,截至3月10日,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等6個粳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1年新產粳稻2700.3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1646.5萬噸,占收購總量的61%。
預計國儲收購將會繼續維持一個月左右,進入4月中下旬或進入尾聲,屆時已全面進入春播生產。
五、大型集團吸引糧源,高于市場主流價收購
本周北大荒、益海、中糧等大型集團收購步伐仍保持不變,謹慎、嚴格,但隨著余糧的減少,為吸引糧源益海集團部分收購點價格略高于當地市場主流價。據了解益海松原收購三等以上粳稻價格在1.42-1.52元/斤,益海盤錦收購三等以上粳稻價格在1.41-1.48元/斤,收購仍不上量。
總結本周市場購銷情況,預計短期內國內粳稻米市場將不會有太大變化,下周收購主體或仍舊以國庫為主,大型集團為吸引糧源不排除提價收購的可能,但保守謹慎依舊為其主要收購策略,大米市場需求低迷中小型米企開機率低等狀況較難改善。(陳玲玲)
來源:中華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