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3時許,東莞市麻涌鎮大步村,一臺機械插秧機正插下綠茵茵的秧苗。梁定妹站在田埂上,準備為插秧機補充秧苗。
去年,梁定妹承租的668畝稻田總產量達到40多萬公斤,銷售收入達到70萬元以上。她本人也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種糧售糧大戶”,成為廣東省獲此榮譽的8位農民之一。
“逼”出來的機械化
梁定妹是漳澎村五坊一隊農民,今年57歲,過去是蕉農。近年來,受病害等因素影響,種蕉難以為繼。2009年,她和幾個拍檔一起籌資70多萬元,與大步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承包668畝蕉田改種水稻。這些土地也曾受病害影響而鮮有人打理。
梁定妹說:“人總是要吃飯的,如果大家都覺得種田虧本而不種,那我種了就可能賺錢。”
第一年春耕插秧,梁定妹從粵西請了30多人來幫忙,工期兩三個星期,包吃包住包車費,人工另算70元/人·天。“雙搶”的時候要40多人。當年,受自然災害影響,收成并不好,梁定妹發現虧本了。
活不能這么干。
梁定妹下決心開展機械化作業。她先后籌集資金50多萬元,購置了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運輸車等一批農機,效率大大提高。
國家規定農機補貼三成,東莞市在此基礎上再補貼兩成。50多萬元買回來價值上百萬元的機械,梁定妹覺得值:“過去用水牛,現在用鐵牛。人工一天插秧不到一畝,現在一臺插秧機一天可以插40畝。”668畝水田插秧,9個人在清明節前就能完成,“雙搶”時節也只需請10來個幫工。
市農業部門為梁定妹提供了技術支持,教她選用優質高產良種,并應用配方施肥等實用技術,大大提高單產。2011年,梁定妹承租的水田單產650斤,比當地平均畝產提高5%。梁定妹說,今年畝產有望達到700斤。
很關心燃油補貼
梁定妹并非沒有煩惱。在種植成本中,人工、租金、機械損耗和燃料費是大頭,其中人工成本占了一半還要多。
2009年,梁定妹請一個機械駕駛員,月薪1800元,今年漲到了2500元。
根據合同,梁定妹承租的土地前三年租金為350元/畝,今年開始每年增加25元/畝。
近日的油價調整也讓她感到壓力。按照新油價,燃油成本大約上漲了約5%。“總理說油價漲了要補貼農民,不知道能補多少?”梁定妹很關心這個問題。
來源:南方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