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桃林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水稻集中育秧,把集中育秧作為發展糧食生產的頭等大事來抓,突出“壓單擴雙”、遏制耕地拋荒重點,全力恢復和發展全鎮雙季稻生產。目前,在全鎮已掀起了一股春播熱潮。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全市水稻集中育秧會議后,鎮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水稻集中育秧及糧食生產工作,成立了由鎮長鄭新宇為組長,人大主席彭慶楚為副組長的糧食生產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認真做好2012年糧食生產、集中育秧的通知》,明確村辦點干部為責任人,村支書為直接責任人,把糧食生產計劃任務指標下到各村、組及種糧大戶。把水稻集中育秧工作納入各村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重要內容,視同計劃生育考核來抓。
二是干部積極引導。該鎮利用陰雨天氣,下派百名鎮、村干部宣傳發動。全鎮、村組層層召開會議,利用宣傳車、張貼橫幅、廣泛宣傳、發放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水稻集中育秧的重要意義,在東湖村請農技干部舉辦培訓班培訓85名育秧主體,同時鎮、村干部上門送種子、送技術在全鎮形成濃厚的水稻集中育秧氛圍。
三是增加資金投入。全鎮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10萬元對早稻集中育秧示范點實行以獎代補政策,統一采購種子、壯秧劑、肥料、地膜、軟盤及竹弓,備足育秧物資,滿足當前早稻生產需要。三合村力度更大,在全村各組張貼公告,對發展雙季稻丘塊,8月份由村里出錢每畝大田獎勵30元,調動了農民種田積極性,今年種中稻的農戶紛紛改種雙季稻。
四是培植育秧主體。主要培育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育秧專業戶及村、組干部等,充分調動各種集中育秧主體及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形成黨委政府負責組織推動、各種育秧主體帶動、財政補貼促動、農民參與聯動的水稻集中育秧運行機制。目前,全鎮集中育秧已覆蓋8個村45個組,按要求建好了育秧臺帳,與農戶簽訂育秧合同。已落實秧田面積194.7畝,預計大田栽插面積可達4000畝。同時,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湯橋村種糧大戶陳三洋依托湘北優質稻產銷專業合作社,租賃水田400畝,全部機插秧,確保全面完成水稻集中育秧任務。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