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接到多位讀者反映,在小吃店吃的牛肉面、牛肉火鍋里的牛肉沒有嚼勁,懷疑這些“牛肉”并非真正的牛肉,而是經過處理的豬肉。
豬肉經過特殊處理,真的能以假亂真,變成牛肉味兒嗎?在一位知情人士的指引下,記者買到了在變身過程起關鍵作用的牛肉粉、牛肉膏,加工出的“牛肉”僅憑肉眼,連專業人士都很難辨別真假。
小商店買到牛肉粉
這位知情人士介紹,牛肉粉、牛肉膏本來是用于增香提味的,但只要在用量及使用方法上稍動腦筋,餐館就可以將其變為掙錢的“法寶”。
記者來到城區一批發市場里銷售調味品的商店,自稱是開小餐館的,做早餐面條及中午快餐,希望買到可以把豬肉煮出牛肉味的調味品。店主從柜臺上拿出了一罐“純牛肉粉”給記者,并保證在火鍋里放一點就會有牛肉味。見記者對牛肉粉的神奇作用感到懷疑,店主又從柜臺后一個隱秘的包裝盒里拿出了幾小袋“紅燒牛肉膏”,表示加上牛肉膏,一定能把豬肉做出牛肉的風味來。
隨后,記者在超市購買精瘦肉500克,均分為兩份。當天超市里精瘦肉的價格是15.5元/500克,牛后座的價格是24.8元/500克。
打開“純牛肉粉”,一股濃濃的牛肉松的味道撲鼻而來。這種粉末呈胡椒黃,研磨得很細膩。
1、把兩塊豬肉分別裝在不同的盤子里。在其中一個盤子的豬肉上加入純牛肉粉腌制10分鐘,在不斷涂抹腌制的過程中,豬肉的顏色在發生變化,粉紅的豬肉顏色慢慢變深黃,并散發出一種燒烤的牛肉味。
2、將“紅燒牛肉膏”擠出來抹到腌制的豬肉上,均勻涂抹。抹完以后豬肉的顏色更像牛肉了,變成了醬色。繼續腌制10分鐘。
3、把腌制好的豬肉和未經腌制的豬肉,一起放入蒸鍋。
4、10分鐘后,打開鍋蓋,腌制過的豬肉有了更明顯的醬色,并且滲出了一些醬色的油。
5、又過了30分鐘以后,兩塊豬肉都蒸熟了。把鍋蓋打開,一股牛肉味兒的香氣彌漫開來,眾人頓呼“好香”!
來源:三峽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