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河源市面上售價1.5元400克包裝的精制碘鹽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250克的低鈉鹽,但每包價格卻高達2.5元。價格和分量一進一退,導致實際價格漲了近3倍。雖然還有一種售價1.3元500克包裝的普通碘鹽銷售,但因鹽顆粒太大,多數人都吃不慣。河源市鹽務局稱,斷貨系因原生產商時常推遲供貨時間,更換貨源導致,“由于中間需要辦理手續,所以近段時間400克的新鹽還未完全推廣開來。”
市民鹽費支出增2倍
大約是在去年的10月份,開士多的老王發現400克的加碘海水自然精鹽無法進到貨,河源的其他超市也遭遇同樣情況。此后,河源市面上所銷售的鹽種,就變成了國家強制規定必須保證基本供應的500克的加碘日曬普通碘鹽,和250克包裝的加碘低鈉鹽。
“普通碘鹽顆粒太大,而且看起來有些發黑。”老王稱,這種鹽雖然也能吃,但炒菜時經常會因顆粒太大無法均勻溶化,很影響口感。如此一來,市民大多只好選擇250克的低鈉鹽。
南都記者走訪河源市區多個超市了解,400克精鹽斷貨時間確實為去年10月份前后,而即便是在河源市比較大的廣晟超市,記者也只見到普通碘鹽和低鈉鹽。
3月22日中午,在河源市東北直街附近的鹽業公司批發點,記者同樣沒有發現400克的精制碘鹽,批發店倉庫內堆滿了500克的普通碘鹽和250克的低鈉鹽。
400克精鹽供給將很快滿足
河源市鹽務局專營部主任王敏表示,目前市場上400克精鹽斷貨僅為暫時情況,且斷貨也只是出現在市面上,“目前我們還能滿足大部分學校、集體飯堂及大型酒樓的精鹽供應量。偏遠鄉鎮的精鹽供應量目前也比較充足。”
至于河源市區出現的精鹽斷貨情況,王敏解釋稱,從2011年上半年起,之前為河源市提供400克精鹽的天津鹽廠,由于受生產條件的影響,供貨經常不能按時保證,“去年底我們開始尋找新的精鹽供貨商。目前河源市所用的400克精鹽全部來自江西,屬于新品種,但價錢仍為1.5元。”
“更換新的食鹽供應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審批手續,所以市面上才會出現了一段時間精鹽斷貨情況。”王敏稱,考慮到社會穩定因素,鹽務局首先要保證大宗客戶及經濟能力薄弱的鄉鎮地區的需求。
來源:南方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