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蔬菜水果有兒時的味道。”在日光溫室大棚里,萬立軍經常向他的客戶這樣介紹。
這個從農業學校畢業的青年還會詳細地介紹其中的道理:中衛地區的沙子干凈,細菌、蟲害少,施的又是有機肥,加上晝夜溫差大,作物含糖量高,所以這里大棚的蔬菜水果味道鮮美,是真正的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
萬立軍今年31歲,父母是農民。在萬立軍的記憶中,以前父母為了幾畝薄田,經常是起早貪黑,由于風沙大,種莊稼很苦,收成也不好。
懷著“讓農民不再受苦”的夢想,萬立軍初中畢業后去了農業學校學農業技術。學成回鄉后,在自家田地里搞起了機械化種植,同時開店賣化肥。
“農作物出現病害,老是有農民說是化肥質量有問題。”在賣化肥期間,萬立軍經常碰到明明是種苗質量不好,但懷疑化肥質量有問題的農民。他便開始培育種苗,“看看到底是化肥的問題,還是種苗的問題”。
開始育苗時,農民不信任他。萬立軍便給人送了12盆西紅柿種苗,還自己上門施肥、處理病害。果實成熟后,品質明顯好于其他品種。漸漸地,來買種苗的人越來越多。后來,萬立軍成立了自己的育種公司和農資連鎖超市,既賣種苗,又賣其他農資,同時傳授農民農業技術。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土地少、沙漠多,要做大做強農業,必須向沙漠要效益。
中衛市對沙漠農業給予了重點扶持,建造了日光溫室大棚,給沙漠農業區引入黃河水,修了路,通了電,每座日光溫室每年僅收500元的租金。
萬立軍看到了沙漠綠色無公害蔬菜水果的巨大市場,決定投入到新的探索中。
團中衛市委積極扶持青年創業,經過團委的牽線搭橋,萬立軍參加了農業科技培訓,還到日本、以色列等國參觀學習。這更堅定了萬立軍的決心:“要引進新品種,做高品質的農業。”為此,他從南方引進了新的蔬菜水果品種。由于學過農學,又有多年育種經驗,萬立軍的沙漠育種和栽培取得了成功。
有了好東西,還得銷出去。為推介沙漠大棚蔬菜水果,他四處奔波。每去一地,他都要帶上自己種的蔬菜瓜果請客戶品嘗。他還邀請客戶到中衛,讓他們自己到沙漠大棚里看一看,嘗一嘗。很快,各地的訂單源源不斷地涌來。北京、深圳、廣州等地的市場上,陸續出現了中衛沙漠蔬菜水果,有些還出口到了港澳地區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