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8日消息:據《申江服務導報》報道,春天美好,什么東西都是新的,好吃的東西不光在田間地頭長出來,魚兒們也游起來,它們順江而下產卵,我們在岸上鮮格格地跟著它們走,邊吃江鮮邊踏青。
瀏河刀魚鮮得好感人
體驗者柴大官人
不知道瀏河?普及一下歷史,瀏河就在江蘇太倉,當年下西洋的鄭和,他的船隊就是從瀏河那段的長江出發。說來慚愧,我們去瀏河,沒有下南洋的壯志,是為了追長江三鮮!
所謂的長江三鮮是指鰣魚、刀魚、河豚。但只是近幾十年,洄游進長江的鰣魚已被吃得絕種,如今以不洄游的海鰳魚代替。選擇一家叫“漁家灣”的館子,從市內的滬太路到瀏河鎮的鄭和大街,轉向西行駛,一路抵達長江大堤即是。
先問刀魚的價格,老板說,今年的魚汛不佳,價錢較往年更貴了,2兩半的每斤3800大元。但1兩半的每條200元,比較實惠。好,就這么拍板!再選河豚,每斤118元,相比之下算是便宜,來幾條好了。
點的那條鱖魚有四五斤那么重,老板只肯賣半條。說得也是,整條蒸的話,火候不容易控制。
刀魚吃的是清蒸的,再把整條魚骨拿去炸椒鹽。蒸魚沒下什么鹽,完全讓你品嘗刀魚的本味。試了一口,普通嘛,但是再試幾口,奇跡般地,鮮味開始在口腔里蕩漾開!“每一口都老價鈿了,細嚼慢咽!”朋友打趣。大家都吃得默不作聲,那場面好感人啊!魚骨炸得松脆無比,嚼了下肚,是盛大鮮味之后的余興,帶著點不甘心的意思。
景點鏈接:這里有個沙溪鎮,一河二街三座橋,上海人知道得少。據說古鎮恢復花了十來億元,明清的老房子錯落其間,老宅的名字有“印溪書舍”、“南野齋居”、“連蕊樓”很有文化韻味。老街上還有賣豬油米花糖、桃珍糕、盤香餅、涂松山芋等小吃。吃貨請繼續!
1
2
作者:費凡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