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向前蔥”之后,新一輪的蔬菜價格接棒上漲,據國家商務部公布的信息,從去年9月份以來,茄子全國批發價在半年時間內身價翻番,而商務部主辦的百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日報檢測系統顯示,全國大白菜平均價格最近一個月漲幅超過5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四川省成都蔬菜市場進行調查發現,兩輪油價上漲的“蝴蝶效應”已開始顯現,收購價1.2元/斤的本地大蔥,經過層層環節到達市場上的時候,零售價已經漲到了5元/斤。多名批發商告訴記者,油價的上漲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物價走勢與蔬菜價格變化密切相關。隨著蔬菜價格出現上漲,多家研究機構預測,3月cpi應該不會延續2月大幅下降的趨勢,而是會略有上漲。
批發商:油價上漲添壓力
記者從國家商務部的網站上獲悉,從今年春節過后,部分蔬菜價格急劇上升。其中,全國大白菜平均價格已經由2月28日的1.07元上漲至3月28日的1.66元。而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部分菜價的漲幅迅猛,其中,茄子全國批發價目前在6元/公斤左右,而半年前還不到3元/公斤,豆角批發價從4.5元/公斤漲到7.4元/公斤,芹菜從2.8元/公斤漲到4.1元/公斤。
在成都市郭家橋菜市場,郭老板攤位的本地大蔥賣5元/斤,山東大蔥賣4.5元/斤。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成都市郫縣大蔥種植基地時獲知,種植基地大蔥收購價為1.2元/斤。那么,種植基地與零售商之間3.8元/斤的差價是怎樣形成的呢?
帶著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白家農產品(10.91,-0.69,-5.95%)批發中心進行了采訪。該市場是成都市大型蔬菜批發市場之一。記者發現,昔日停滿貨車的白家農產品批發中心,現在卻空了許多。“實不相瞞,春節過后至今我虧了3萬多塊錢。”批發萵筍的劉老板無奈地說。
劉老板在白家做了多年蔬菜批發生意,經營著一個四五十平方米的批發攤位。他告訴記者,他的蔬菜都是從四川樂山種植基地收購,用自己的汽車運輸到成都批發。這批萵筍是他在樂山以5角錢/斤的價格收購來的,現在在白家的批發價是6角錢。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