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天福赴港ipo成功上市,成為“中國茶葉第一股”。
前有武夷星、龍潤茶的借殼上市,后有安溪縣政府給出首家上市的安溪茶企將獲1000萬元獎勵的扶持政策。
去年11月,福建省出臺文件,明確提出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培育2家以上茶葉企業在國內上市,3家以上茶葉企業在境外上市。
今年2月證監會公布的ipo申報企業基本目錄中,安溪鐵觀音集團赫然在列,有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內地本土茶企“首發新股”……
近半年來,“茶企上市”話題喧囂塵上,有人預測,未來幾年內在茶企聚集的福建,將形成一股“上市熱”。
福建茶企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融資難嗎?上市是否是茶企的最好甚至終極出路?上市到底能給茶企和閩茶帶來什么?
茶企上市真的挺熱
時下茶企上市最熱門者,當數已在排隊等上市的安溪鐵觀音集團。去年4月安溪鐵觀音集團率先對外發布擬公開發行股票接受輔導的公告,隨后該公司進入上市輔導期。
據今年2月證監會的相關信息顯示,安溪鐵觀音集團正在等待審核。若一切順利,安鐵很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實現上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內地本土茶企“首發新股”。據悉,安溪鐵觀音集團是目前內地本土首個進入ipo申報信息表的茶企。不過,早在數年前,安溪縣政府就開始啟動茶企上市計劃,并選擇八馬茶業、安溪鐵觀音集團等15家條件較成熟的企業進入上市企業資源庫。其中,安溪鐵觀音集團、八馬茶業及日春這三大安溪茶葉龍頭企業較被外界看好。
去年11月,福建省出臺《關于推進現代茶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重點茶葉企業上市。《意見》明確提出,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培育2家以上茶葉企業在國內上市,3家以上茶葉企業在境外上市。
其實這股“上市熱”市場早有感覺。從2009年開始,福州茶葉店面越來越難租,除店租上漲外,大企業加緊連鎖擴張,單體小店不斷開張,導致競爭激烈更是重要原因。究其深層原因,有業內人士指出,彼時熱錢已開始關注并進入茶行業,“不僅基金公司找上茶企包裝上市,一些在其他行業取得成功的資本也嘗試著進入茶葉行業。”
【1】【2】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