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3月29日報道:
近期南美大豆(4544,-11.00,-0.24%)減產題材持續發酵,cbot豆類價格攀升,美豆指數回調至1330美分/蒲式耳后得到有效支撐。在美國種植意向報告公布之前,資金有獲利了結跡象,豆類走勢較為平穩,但技術形態顯示其仍處于多頭趨勢。
美國農業部預計本年度全球大豆將減產,以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缺口將達到658萬噸,預計庫存消費比將明顯下滑。自2012年2月中旬開始,美豆5月合約與11月合約價差開始擴大。3月28日,價差擴大至40美分/蒲式耳左右。由于北美新作種植期天氣還存在變數,6、7月份價差有再次拉大的可能。
豆粕(3270,-10.00,-0.30%)在本輪豆類上漲行情中領漲。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09/2010年度以來,中國豆粕需求不斷增加,三年平均增速為14%。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供需平衡預估表顯示,自2008/2009年度以來,今年國內豆粕將首次出現年度結余為負值的情況(不含期初),雖然只有28.5萬噸的缺口,但是也反映了飼料消費進一步增加的預期。
我國每年為規模化生豬飼養提供25億元補貼,存欄在8000—10000頭的養豬場每年可獲得80萬元的補貼。飼養業的規模效益吸引了武鋼、高盛等非傳統飼養企業也來分羹,中糧集團也在不斷新增飼養基地的數量。產業格局的變化可能在較長時間周期上改變市場的需求狀況。
與此同時,監測數據顯示,二季度末生豬存欄量同比下滑2.3%,仔豬補欄量下滑5.1%,生豬出欄增加1%,能繁母豬存欄量小幅增長,仍處于高位。豬肉價格在下行通道中,但飼料價格卻持續上漲,養豬效益不佳抑制補欄熱情,預計今年年底能繁母豬存欄量將同比下滑。近期部分大型飼料廠放緩了采購步伐,并調低了庫存數量。另外,由于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國產菜籽油(10316,24.00,0.23%)上市壓榨等,供應壓力將集中顯現,油脂在5月份前后也將經受考驗。
來源:生意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