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農業部在廣西南寧市召開全國“三品一標”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國“三品一標”總量規模穩步增長,其產品總量已占全國食用農產品商品總量的40%以上,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功能作用日益明顯。農業部黨組成員張玉香在會上強調,各級農業部門要深入開展“三品一標”品牌提升專項行動,要堅決退出一批不符合標準或有安全風險的產地和產品,堅決查處一批違法違規主體,確保“三品一標”品牌公信力。
據介紹,截至2011年底,全國已認定無公害產地6.7萬多個,面積近8.7億畝,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45%;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近7萬個,產品總量3.7億噸。綠色食品企業總數達到6622家,產品總數近1.7萬個。農業系統認證的有機食品企業1300多家,產品超過6000個。登記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835個。“三品一標”產品總量已占全國食用農產品商品總量的40%以上,覆蓋農產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個品種。2011年無公害農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9.5%;綠色食品產品抽檢合格率99.4%;有機食品抽檢合格率99.2%。農產品地理標志連續多年重點監測農藥殘留及重金屬污染,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
張玉香指出,各地要準確把握“三品一標”發展的重點和方向,統籌協調質量、速度和效益。做到好中選優,嚴字當頭,堅決反對單純將“三品一標”認證數量作為一項政績工程,快上快出政績的思想。無公害農產品,要牢牢把握“推進農業標準化、保障消費安全”這條主線,進一步加強對生產主體質量控制能力的把關,穩步推進發展,提升產品質量。綠色食品,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提高認證門檻,走精品化路線,充分發揮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力,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不斷提升產業素質。有機食品,一定要立足國情,因地制宜,重在依托資源和環境優勢,在有條件的地方適度發展,滿足國內較高層次消費需求,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農產品地理標志,要堅持立足傳統農耕文化和特殊地理資源,科學合理規劃發展重點,規范有序實施登記保護,確保主體權益、品質特色和品牌價值。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