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中最愛的涮羊肉,微波爐一轉便可食用的各色包子……速凍食品不僅讓我們享受美味,更重要的是,享受美味之前并不用陷入繁雜的廚房勞動。當速凍食品占據著大型超市的重要位置時,當越來越多的速凍食品走入現代家庭時,作為消費者的您是否真正了解速凍食品,又是否會挑選速凍食品呢?本期的“每周質量大講堂”,來自省質檢院的工程師朱曉軍,就將為您補上這一課。
低溫可以殺死細菌?檢測中常遇“細菌門”
何謂速凍食品?簡單說來,就是新鮮農產品原料經過適當的處理或加工后經急速冷凍,于-18℃以下的連貫低溫條件下流通銷售,經解凍或烹飪后即可食用的一類低溫食品。基于這樣的理解,不少消費者便會認為,處在低溫環境下的速凍食品是安全的,可事實果真如此嗎?朱曉軍告訴記者,從以往的檢測情況來看,造成速凍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便是微生物超標的問題,根據速凍食品加工工藝和質量要求,速凍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在低溫下進行,不論哪一環節出現疏忽,都會影響產品品質。
越“凍”越新鮮?已經結霜的莫要買
既然速凍食品需要處在全程冷鏈的環境中,那么是不是看著越“凍”的速凍食品品質就越是可靠呢?朱曉軍教授消費者一個簡單實用的小技巧:包裝袋內的結霜狀況是判斷產品新鮮度的重要標準。如果包裝袋上結晶霜潔白發亮,而且食品本身凍結堅硬,這樣的速凍食品保存良好。如果包裝內側嚴重結霜,或速凍食品表面結霜過多發白的話,則表示該產品的“冷藏鏈”曾經斷過,不僅新鮮度大打折扣,很可能產品本身的質量也不牢靠。
散裝速凍食品很實惠?極易二次污染慎選購
與定型包裝的速凍食品相比,散裝的速凍食品因為經濟實惠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歡迎。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這些“裸裝”銷售的速凍食品由于沒有統一的外包裝袋,消費者在選購時往往也無法明確知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樣便給消費安全留下隱患。此外,由于裸露在外,消費者在選購挑揀時難免用手捏碰等,極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最好謹慎選購散裝速凍食品。
熱水浸泡解凍快?緩慢解凍最可靠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