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農業綜合開發糧食增產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側記
農業是保證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產業,河南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一直以來都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多年來,河南深入持續開展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僅占全國1/16的耕地上,生產了占全國1/4的小麥、1/10的糧食,不僅滿足了全省1億人口的糧食需求和糧食加工企業的原料需求,而且每年還調出400億斤的商品糧和糧食制成品。2011年我省糧食再奪豐收,夏糧實現“九連增”,總產登上1100億斤臺階,連續第六年超千億斤。
在2011年《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對河南的五大定位之首就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化農業基地,并明確提出要加快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和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到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穩定達到1300億斤。這要求河南的糧食生產,只能在高起點上繼續前進,不能后退。
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提出“資金安排要向高標準農田聚焦,項目布局要向糧食生產區聚焦”兩個“聚焦”的要求,為河南農業綜合開發的重點指明了方向。
省委書記盧展工說過,河南自然災害頻繁,要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完善機井、橋涵、水渠、道路等設施建設,夯實糧食持續增產的基礎,努力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況,要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效益,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
嫩柳垂綠,湖波輕皺,鷓鴣聲聲,四月天氣,微風拂柳鵝黃嫩。在滑縣城關鎮孔莊村小麥高產攻關田內,記者一行看到一畦畦的麥苗油綠茁壯,長勢喜人。示范田責任人張守恩說:“俺種的是豫教5號,既穩產又高產。”旁邊的張西各老漢笑著說:“是嘞,?[大,麥粒兒多,磨出來的面又白又好吃。”據兩位老人介紹,村里近年來基本上種的都是豫教5號、矮抗58。隨行的滑豐種業農藝師毛朝軍說,這些都是近年來經過科學培育和嚴格試驗在滑縣脫穎而出的優良小麥品種,適合滑縣地區的土質和氣候。與此同時,滑縣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對農業合作社和農戶進行跟蹤服務,提供細致完善的農技服務,以保證滑縣糧食連年增產。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