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穿行于常寧的鄉村田野,一丘丘白膜覆蓋的秧田,一群群忙碌耕作的身影,一陣陣歡快轟鳴的農機聲,好一幅壯麗的田野春耕圖!“國家政策這么好,又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種一畝雙季稻除了國家補貼百多元外,鎮里還另補助100元,并且早稻種子免費供給,農民種地更有‘錢圖、更有勁頭了!”該市新河鎮的一位正在田間勞作的老農對筆者如是說。
今年來,常寧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上級精神,把“集中育秧、擴雙壓單”作為糧食生產工作的重點來抓,綜合施策,立足“四早”,著力唱好早稻播種這曲重頭戲。
一是工作早部署。為全面完成2012年糧食生產目標,爭創全國、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市),該市2月份出臺了《關于加強2012年糧食生產工作的意見》,成立了以市長周正雄為組長的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隨后出臺了《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副市長謝陽當為組長的集中育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糧食生產工作的落實、協調、督查督辦。同時,農業部門奮勇當先,春節后就選派百余名技術骨干駐鄉村宣傳發動、技術服務,另派15名“1+1”聯村干部與所蹲點村實行糧食生產結對幫扶。
二是物資早備實。自去年冬起,農業部門就著手春耕物資籌備工作,確保全市種子、肥料、農膜等主要農資貨源充足、品種齊全、價格平穩,充分滿足春耕生產需要。全面開展農資打假,確保農民播下“放心種”、用上“放心肥”。
三是技術早到位。以“農業科技促進年”為載體,積極開展冬春培訓、科技入戶和信息服務等活動,專業培訓了“早稻集中育秧技術員和機(育)插秧手”,著重推廣了“旱育保姆”拌種育秧新技術,綜合開展了農業科技宣傳信息服務活動,及時將各類農業技術、信息送到農家、田頭,實現信息服務零距離。入春來,全市農業部門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農技培訓,開辦培訓班30期次,培訓1000余人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音像資料、書籍等2萬余份,農技短信5期10000余條,現場指導6000余人次,推廣發放“旱育保姆”拌種劑3萬余袋,壯秧劑5萬包,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