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雨過后,“中國草莓之鄉”東海縣黃川鎮新沭村散發著草莓的甜香味。走進溫室,只見一壟壟草莓在肥沃的泥土中貪婪地生長,一顆顆紅色瑪瑙草莓沿著壟邊,不禁讓人口水直咽。一些攜妻帶子,流連忘返的游客不時走進溫室,采摘一顆顆如紅寶石般晶瑩的草莓。
黃川的草莓“紅”了20多年,一直是當地農民致富的最好產業。草莓為什么這樣“紅”?
春風草莓合作社理事長謝春光告訴記者,目前該鎮已形成了以桃李、新沭三村為中心,輻射周邊家和、宋吳等16個村1.7萬農戶種植草莓,擁有溫室2萬棟,草莓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45%,年產草莓5萬余噸,實現產值4億元,畝年純收入超萬元,種植規模全省最大,有著“中國草莓第一鎮”的美稱。
“這是‘奶油莓’大棚,大人門票15元,孩子免票。游客摘出來的草莓,15元一斤。”新沭村農民李大標告訴筆者清明節期間的“時價”。門票,其實就是游客直接摘了吃的草莓錢;“奶油莓”,是價格最高、也最受游客歡迎的草莓品種。“奶油莓”學名章姬草莓,是最近一兩年剛推廣的新品種。就在清明節前,江蘇省第六屆優質草莓評比擂臺賽上,章姬草莓以它特有的外型美、內質優的特點,一舉奪得金牌。
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的農藝師孫克仕說,鎮政府組織農技員,把滴灌、蜜蜂授粉、遮陽網、防霧膜、反光膜、二氧化碳氣肥等高新技術,送到草莓種植戶的大棚里。如今,昆蟲授粉、滴灌的使用率分別在100%和50%以上。“我們黃川草莓,100%蜜蜂授粉,蜜蜂授粉不僅可以有效消除草莓畸形果的產生,而且還可提高10%左右的產量。”在推廣新技術的同時,服務站先后從省草莓研究所引進幸香、佐賀清香、紅頰等近10個草莓新品種。
來源:中國江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