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在推動蔬菜漲價
雨水天氣影響 種植成本上升 運輸費用上漲
3月份市區cpi同比上漲了4.3%,讓市民菜籃子越拎越沉,最主要還是菜價和水產品價格,分別同比上漲了37.2%和22.2%。到底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蔬菜價格的高位運行?昨日,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一年間,毛豆價格翻番
路橋的王女士還記得,2月中旬去路橋中心菜市場買菜時,青椒是4元/斤。不過前幾天,青椒的價格已經漲到了7元/斤。
“有段時間還漲到了8元/斤。”王女士說,她不明白為什么菜價變化這么快。
“今年的菜價確實漲得快。”程先生在黃巖廟兒橋菜市場做蔬菜批發生意已有3年,他明顯感覺到今年的菜價比去年貴了不少。
程先生說,去年這個季節,毛豆的批發價最高也就5元/斤,但是這段時間已經漲到了10元/斤,價格翻番。他分析其中的原因:“我們的毛豆多數是從山東批發過來的。由于前段時間一直是陰雨天,導致毛豆的長勢不理想。外加油價的上漲,毛豆的價格也隨之跟了上去。等天氣稍微熱些,可能會便宜些。”
蔬菜種植成本多方位在漲
包根富是椒江章安人,種了近20年的茄子。說到蔬菜的種植成本上漲,種了65畝茄子的包根富深有體會。
“地租漲,人工費漲,農藥化肥也漲。”包根富說,蔬菜的種植成本是多方位在漲。
今年每畝地的租金就比去年多了200元。除了地租,人工費也漲了60%。包根富雇的勞動力都是當地人,現在愿意干農活的人很少,為了招人,他只能漲工資。“以前每人每天40元,現在是65元。”
另外,因為今年雨水特別多,茄子的病蟲害也多。去年,包根富在農藥化肥上投入的費用是3萬多元,今年估計要四五萬元。雖然農藥化肥價格的漲幅不大,但費用還是多了近50%。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