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國內玉米價格的持續高漲以及運輸成本的提升,正對南北玉米流通產生影響,北方港口的玉米庫存亦隨之高漲。
中國糧油信息網監測,4月6日,東北錦州港、鲅魚圈港以及大連港口玉米貿易庫存總量本年度以來首次突破200萬噸,達到207萬噸。
天津市玉米貿易商劉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一季度,北方港口玉米平倉價格大幅上揚,目前達到2450元/噸一線,直逼2500元/噸的歷史最高位。
目前,東北三省港口玉米主流平倉價格在2460元/噸一線,廣州港口玉米主流市場價格維持在2545元/噸上下。
“以5萬噸散裝船計算,由北至南平均運費是50元/噸,盈利僅為35元/噸。”卓創資訊高級分析師孫光梅告訴記者,加上相關費用后,北方港口貿易商把玉米銷售至南方港口并沒有多少利潤,因此不少貿易商選擇觀望。
孫光梅表示,春節后玉米價格的持續高企,在加劇產區農民惜售心理的同時,也使當地商販及加工企業不得不通過抬高價格進行收購,這也打壓了南方銷區企業的采購積極性。
中華糧網信息研發總監張智先認為,東北港口玉米總庫存突破200萬噸,其中多數為南方飼料企業的庫存,貿易商庫存整體偏低,后市玉米市場價格由于庫存增加而走低的可能性并不高。(天蓉)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