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漁業技術創新提升養殖水平
本報蘭州3月31日報道:(記者王朝霞)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漁業技術推廣會議上獲悉,我省探索新型高效水產養殖技術,著力開展網箱養殖、池塘養魚、種質資源保護等漁業技術創新,推廣各種健康養殖技術,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變,金鱒魚、虹鱒魚、鱘魚等冷水魚、亞冷水魚養殖在全省遍地開花,斑斕多彩的漁業養殖為隴原增添一處處勝景。
全省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科技人員立足于技術服務,實施綜合性高效漁業技術,提高了水產養殖科技含量。通過南魚北引,引進試養成功了中科3號異育銀鯽、福瑞鯉、浦江1號團頭魴等新品種,打破了水域局限,增加了我省漁業種類,優化了養殖品種。創新養殖方式,對網箱大小、網目大小進行調整,突破了網箱不能培育魚苗的歷史;利用網箱成功孵化虹鱒魚,發明了水庫鱒魚孵化器,在我省漁業史上取得第一個國家專利。同時,創新養殖設施,推廣增氧機、投餌機和溶氧控制儀,從河南引進高密度池塘養殖技術,克服了我省水產養殖資源環境的約束,提高了水產養殖水平。
我省漁業從良種投放、水質管理、魚病預防等關鍵環節上集成創新技術,在20多個縣區的50多個養殖場示范推廣“池塘大面積健康養殖技術”,示范規模3619畝,平均畝產833公斤;推廣規模1.03萬畝,平均畝產757公斤,提高了水產養殖效益。同時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大宗淡水產業體系的白銀綜合試驗站,探索出了適合我省特點的池塘養魚新模式。
技術創新帶動我省漁業生產穩步發展,去年全省養殖水面達19.6萬畝,水產品產量1.28萬噸,市場供求兩旺,價格穩中趨漲。
來源:甘肅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