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國內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連續兩個10日環比上漲,其中蔬菜價格環比大幅上漲。專家表示,隨著天氣轉暖、蔬菜上市量增加,未來蔬菜價格或呈下降走勢。
相關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國內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連續兩個10日環比上漲,其中蔬菜價格環比大幅上漲,盡管近期蔬菜價格已有所下降,但是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國內的蔬菜價格還是居于高位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蔬菜價格接棒上漲?
其實關于此次蔬菜價格上漲,各方已有多種分析:一方面是蔬菜供給量不足,這主要是受兩方面因素影響,其一是長期的陰雨天氣使蔬菜生長狀態不佳,導致其產量出現下降,其二是去年蔬菜價格曾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這使不少菜農縮小種植面積或退出蔬菜產品種植,從而使得蔬菜供給量減少;另一方面成品油價格上漲使春耕用油及農產品運輸成本上漲,這直接推動了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的種植成本;另外,國內通脹問題仍然存在,這對菜價上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宏觀因素不可忽視
山東省濟南中明大地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夢輝從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多年,出于職業的敏感性,曹夢輝平時也十分關注其居住地附近零售蔬菜價格的變動,當記者問及當地的蔬菜價格情況時,曹夢輝表示3月份濟南當地的蔬菜價格確實比較高。“我家附近的超市售賣的葉菜類蔬菜達到每斤4.5元到5元,正常來說大棚蔬菜在這個季節應該供應較為正常,本地的蔬菜也該陸續上市,但價格在3月時卻不降反升,出乎我的意料。”在曹夢輝看來,春季是蔬菜上市的階段,因此蔬菜的供求應該并未出現失衡。
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蔬菜價格已有所回落,而這和本地菜的上市有一定關聯,同時也是受央行貨幣政策收緊的影響。但馬文峰也表示,盡管目前的價格較前期有所下降,但3月下旬國內蔬菜價格與比去年同期相比還是上漲了13%。
蔬菜價格的上漲帶有普遍性,在馬文峰看來,如果是單一品種的蔬菜價格上漲是由供求關系造成的,而多數蔬菜價格的上漲則是與宏觀經濟的調整有著關聯。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