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縣郭家壩鎮15個村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為契機,緊緊圍繞“做大核桃產業,促進林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引進推廣核桃優良品種,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推進核桃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推動了全鎮核桃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調查統計:自2004年以來,該鎮大力發展核桃產業,現有核桃種植面積達到11448畝,其中2009年來規模發展較快。截止目前,種植面積從多到少依次分別是:白云山村3950畝、廟埡村1540畝、荒口坪村1351畝、羅家坪村1100畝、夫子頭村815畝、熊家嶺村438畝、王家嶺村432畝、西坡村389畝、柏楊坪村331畝、文家巖村313畝、楚王井村300畝、煙燈堡村175畝、文化村144畝、牛嶺村103畝、百日場村67畝。
據統計,結果面積大、效益比較高的村有西坡村、白云山村。自2008年以來,白云山村大力發展核桃1400畝,至2011年已有50畝核桃掛果,創產值10萬元。預計到2015年,這個村核桃種植面積將超過6000畝,全部掛果年產核桃可達1000噸,創產值2000萬元,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
高標準規劃,實施標準化管理。核桃產業發展項目是縣林業局扶持項目,采用純園種植模式,按33株/畝,株行距4m×5m的標準定植。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擴大規模,優質高效”的原則,該鎮在發展區域上,以高山區退耕還林適宜栽植核桃的地塊為主;在品種選擇上,以薄殼早實豐產品種為主;在苗木質量上,選擇嫁接一級苗;在經營方式上,規模連片發展以培植承包經營大戶為主。
適時組織林業技術人員進村入園,大力推廣核桃品種良種化改接、帶葉修剪、疏花疏果、平衡施肥、養根壯樹、果園覆草、病蟲害綜合防治、適期采收等技術措施。嚴格控制純氮素肥料的使用,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提高了核桃的產量和品質。目前該鎮高山核桃產業經濟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且已初步顯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加大政策扶持,強化科技培訓。為做大做強核桃產業,提高核桃經濟效益。幾年來,該鎮抓住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機遇,鞏固發展核桃產業,結合科技入戶工程,實施豐產優質高效栽培,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實用技術培訓。
來源:湖北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