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為341.2億美元,同比擴大47.4%。而在不久前,我國農產品出口第一大省山東公布的數據也顯示,山東省農產品進口規模首次超越出口,出現歷史上的首個貿易“逆差”。
專家認為,我國農產品“逆差”主要是由于進口的快速增加,從產品結構來看,進口農產品主要集中在土地密集型的大豆、棉花等品種上,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需求壓力。但在開放的環境下應把握好農產品進口的可靠均衡點,進口過少不利于緩解國內供需壓力,進口過多將沖擊將我國農業的種植穩定性和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農產品出口第一大省現“逆差”
進口的快速增加,已使農產品出口第一大省山東步入農產品逆差階段,這一逆差或將成為常態,并有進一步擴大趨勢。在業內人士看來,出現這一情況并不突然,近幾年,山東農產品進口速度增速比出口快,出現逆差是遲早的事。
據農業部數據,去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556.2億美元,同比增長27.6%。其中,出口607.5億美元,同比增長23.0%;進口948.7億美元,同比增長30.8%。
作為我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省,山東在2011年農產品出口實現13連冠的基礎上,去年也首次出現“逆差”。記者從山東省農業廳了解到,去年山東省農產品出口153.7億美元,同比增長21%;農產品進口185.9億美元,同比增長50.4%,均創歷史新高,進口首次超過了出口。
山東省農業廳對外合作處處長于永德說,去年山東省雖然出口也有所增長,但勁頭沒有進口足。去年山東省農產品出口增幅呈前高后低態勢,1月份增幅高達65%,后逐月回落,11月份同比出現零增長。與之相反,農產品月度進口額呈波動上升趨勢,同比增幅在16%到78%之間,12月份進口額刷新紀錄,單月進口首超20億美元。
“進口的快速增加,已使山東省步入農產品逆差階段,這一逆差將成為常態,并有進一步擴大趨勢。”于永德認為,從這幾年來看,進口速度增速比出口快,出現逆差是遲早的事。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