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劑能不能吃呀,吃多少有害?”“我怎么才能知道吃的東西里加了什么添加劑”……日前,衛生部公布,38種食品添加劑擬“除名”。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海市食品安全投訴熱線12331近幾天相關咨詢電話激增。網民的討論更加熱烈,記者就其中一些熱點問題采訪了市食安辦副主任顧振華。
以往添加劑少有退出
據了解,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000多個品種。此次擬撤銷的是2,4-二氯苯氧乙酸等38種食品添加劑,不到總數的2%。只去掉這么點數目的添加劑有用嗎?
“這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清理食品添加劑。”顧振華說,以往添加劑管理流程是企業申請、得到批準、在生產中應用,卻少有退出的。這也導致添加劑的名單越來越長,隊伍越來越大。此次清理傳遞一個信息,添加劑管理應該是動態的,可進可出。
食品中用得越少越好
記者注意到,此次擬撤銷的38種食品添加劑多數為“扮靚賣相”的著色劑,撤銷理由是“已不具備技術必要性”。
顧振華說:“以前,食品添加劑只要不會產生安全問題,就可以使用。但是,《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許使用的范圍。”他認為,隨著科技發展,“沒有安全問題”也是個會變化的概念,添加劑畢竟是化學物質,理論上講用得越少越好。
“添加劑是一柄雙刃劍。”一位食品業內人士形象地打比方,一樣普通食品在被加入這樣那樣的食品添加劑后,顏色變亮了,味道變香了,口感變好了,保存時間也變長了。比如,添加劑成功地把過去的冰棒變成了現在的雪糕、冰淇淋,把過去愛結塊的鹽變成了現在不易結塊的營養碘鹽,加入了抗氧化劑的色拉油也不易變質氧化了……可以說,正是食品添加劑的神奇魔力,構建了現代的食品工業,今天我們所接觸的每一種食品都與食品添加劑息息相關。
源頭嚴格監管是關鍵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