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茶天價高漲事件充斥市場,不僅西湖龍井、熊貓茶等天價標榜,而后信陽毛尖等其他春茶也紛紛跟風。但是,跟風則跟風,品質以及真假卻要注意。
我國如今茶葉市場混亂,品質高低不一,各個市場均有以陳茶冒充新茶、以普通茶冒充名優茶的現象。據了解,西湖龍井每年生產800噸,但是,我國西湖龍井在市場上一年卻要買3000噸,這就讓人發難和質疑,多出的2200噸是從何處來,這不是冒充的最典型案例么?
春茶,有一年“綠茶精華”的比喻,正如我們有“一年之茶在于春”的說法。清明前后上市的茶葉,歷來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價格也最高。
在成都茶葉市場,眾多茶葉店紛紛掛出了“春茶上市”字樣,價格從每斤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一些茶葉店悄然打出“竹葉青”旗號對外銷售,還有大量散裝的所謂“竹葉青”批發或者零售,其價格與正宗竹葉青相比差距巨大。而消費者如果只看外表,則很難判斷出茶葉的好壞。
雖然這些商家大多聲稱自己銷售的也是竹葉青。然而,具體產地在哪?海拔有多高?何種加工工藝?商家并未明確告知。據一商家表示,他銷售的就是散裝竹葉青,只是因為竹葉青公司有注冊商標,所以他們不敢印“竹葉青”這三個字,但對外都直接喊竹葉青。
“這些只是外表很像竹葉青的春茶而已,與正宗竹葉青相比有很大差距。”資深茶葉人士表示,茶葉的來源不同,會使價格千差萬別;而采摘過程、加工工藝、是否施化肥打農藥等因素,都直接決定茶葉的價格不同。
不僅僅是竹葉青綠茶,包括竹葉青旗下“飄雪”“碧潭飄雪”等花茶也被市場濫用。而在成都街頭數不清的大小茶樓中,幾乎都在對外公開銷售所謂的散裝竹葉青和“飄雪”花茶。當詢問這些茶從何渠道而來?是否竹葉青公司生產?是否取得竹葉青公司授權?茶樓又大都說不出所以然。
市場的混亂現象還不止這一處,在全國各地均是頻發高地。而受傷害的不是別人,最終還是消費者。所以,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限制和拯救措施,避免假茶、舊茶混亂現象。同時,也建議消費者,購買春茶請到茶葉指定地點購買。
來源:中國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