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海口4月13日報道:(記者羅霞)省海洋與漁業廳今天組織專家對省水產研究所編制的《海南省2012-2015年深水網箱養殖產業發展規劃》進行評審,根據通過專家評審的該規劃,我省“十二五”期間擬共安排約2.7億元,推進深水網箱養魚示范基地等八大重點項目建設,將海南建成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優勢水產品出口基地。
據了解,海南有著優越的發展深水抗風浪網箱養魚的海域資源和環境條件。隨著養殖時間的延長和養殖區網箱數量和密度的增加,我省深水網箱養殖魚類病害的發生越來越頻繁;網箱設施配套有待進一步完善,安全性有待提高;養殖生產者素質還不適應深水網箱養殖的高技術要求;養殖漁民對重特大災害的防范意識不足,缺少足夠的風險意識;目前海南深水網箱養殖品種以卵形鯧鲹為主,養殖品種太單一;飼料造成資源浪費和養殖海區污染;養殖產品精深加工程度不夠等。
根據規劃,我省將通過推進深水網箱產業化行動計劃,提升海南深水網箱產業化水平,逐步形成深水網箱養殖區域化、良種化、標準化、專業化和產供銷一體化的新格局。2011年至2015年,全省深水網箱計劃約5000只,深水網箱養殖總產量達12.75萬噸以上,年總產值38億元,加工出口6至8萬噸。
規劃中的八大重點項目包括新建或續建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示范基地3個;組建深水網箱產業技術研發創新中心;新建優質飼料供給體系;建設優質苗種繁育與病害防控體系;建設自動化技術體系,對大型深海網箱水下自動監控、自動投餌、商品魚起捕等技術進行集成創新、推廣應用;構建以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為主的全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開發陸基配套設施;新建深海規模化養魚項目。
據悉,深水網箱養殖是指在特定海域利用框架、網衣和錨固等相關配套設施構成具有較強抗風浪性能的各種形狀箱體,唯一能在開放式離岸海區進行的一種養殖方式。它比傳統網箱養殖以及灘涂、池塘、圍網等養殖方式更具先進性,是最具發展潛力的一種海水養殖方式。
來源:海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