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搭在田間地頭,農殘抽檢10分鐘搞定。記者日前從惠東縣馬鈴薯產業協會了解到,由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惠東縣奕達農貿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全市首家馬鈴薯田頭實驗室在平海鎮投入使用,土壤ph值、水分測定、新品種篩選等在田頭即可完成。
惠東縣平海鎮大水坑村,冬種馬鈴薯進入采收高峰期,沿途是一番豐收的景象:村民忙著在田間挖馬鈴薯,去泥、裝袋。新鮮出土的馬鈴薯塊頭很大,煞是喜人。收薯的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土豆產量很高,畝產3500~4000公斤,大個兒的馬鈴薯竟然有1.5公斤,一般個頭的也有1公斤。
作為全國重要的冬種馬鈴薯生產基地,惠東縣尤其重視科技投入。在位于平海鎮的奕達公司新辦公大樓,該公司投資200多萬元新建了實驗室,同時還配套完善了氣象站、農民培訓室、成果展示室、信息資料室等,活脫脫一個微型科研機構,不少農戶紛紛登門咨詢“坐診”的專家。
40多歲的劉桂檢是奕達公司大水坑網點負責人。“以前種馬鈴薯靠自己的經驗,把握不準,現在有了田頭實驗室,如何種,如何防蟲害,農殘是否達標,一經檢測就明明白白,心里有了底。”劉桂檢高興地說。
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廣州綜合試驗站站長、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研究員曹先維教授介紹:“當前,我國馬鈴薯種植面臨品種單一、脫毒種薯普及率不高、晚疫病防止難等問題。但長期以來,受制于科研單位 ‘單兵作戰’,局限于在實驗田里 ‘小打小鬧’,大規模、開放式實驗不能實現。華南農大與奕達合作建設田頭實驗室,可以及時有效地收集第一手信息,便于科研人員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田鐵流)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