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一早,記者來到位于青神縣漢陽鎮(zhèn)的新路村發(fā)現,這里正沐浴在一片豐收的金黃中。道路兩旁的果樹上掛滿了金黃的果實,為了防止樹枝被壓垮,當地的村民還專門用竹竿給橘樹“撐腰”。
“我們這個品種叫‘馬克斗’,在眉山甚至四川都是獨一無二的。”據該村黨支部書記高成全介紹,“馬克斗”屬于晚熟雜柑品種。而本地柑橘的成熟期基本上都是在冬季,當市面上大部分柑橘銷售都接近尾聲的時候,它才到成熟期。“這種時候,還能有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柑橘,很受消費者喜愛,而且對農戶來說,銷售價格也很如意。”高成全說。
于是,2009年,當地政府開始鼓勵村民進行大面積種植,樹苗都是由該縣農業(yè)局免費提供。“我們村基本上都是山地,過去也是栽種一些簡單的農作物,玉米、花生等,沒什么效益,在看到‘馬克斗’良好的收益后,大家對此也很支持。”據介紹,截至目前,新路村栽種的“馬克斗”已達3000余畝,預計今年還將新增300余畝。
“今年‘馬克斗’的價錢好,很多外地老板都已經來過了,價錢開到了4.5元/斤,還是自己到地里摘,不管青紅大小全部要,但我們還想等一等。”看著家門外黃燦燦的“馬克斗”,村民王寶安樂開了花。“種這個比我們過去種紅橘和農作物的收益好太多了!”(楊小剛, 徐越, 陳文君)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