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協會自2008年將“谷雨”日定為“全民飲茶日”,每年的“谷雨”前后,各地都會開展不同形式的飲茶活動。21日,中國茶葉專家、唯一的“茶院士”陳宗懋親赴江蘇金壇開壇講茶。號召大家為了健康響應“全民飲茶”的號召。在論壇前,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仲華向公眾發布了“金壇雀舌”的系統評估報告。劉仲華教授說:“這是中國綠茶系中的首份原產地茶系統評估。這在食品安全越來越被關注的當下非常有意義,喝茶有益健康,但附合那些數據的茶才算安全,有效成份如何,這需要用科學數據來說話。金壇位于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是江蘇茶葉的主產區。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茶葉已成為金壇特產,至清末民初,金壇茶葉已蜚聲全國。1917年,紀振剛先生懷著“實業救國”的遠大抱負,來壇創辦“茅麓農林公司”,開始大面積人工栽培茶樹,全盛時擁有茶園13000多畝,年產毛茶800多擔。研制的“國農”牌“茅麓旗槍”因其獨特的外形和淡雅的醇香不僅譽滿神州大地,還曾“漂洋過海”到日本、東南亞一帶。由于戰爭頻仍,金壇茶葉生產面積銳減,至解放前夕,全縣僅存茶園465畝,干茶產量僅百斤左右。1949年后,金壇茶產業方才逐步恢復,組建的“蘇南軍區茅麓農林場”是江蘇省建場最早,規模最大的國營茶場。時至今日,“金壇雀舌”已成為金壇的城市名片。為迎合今年的“全民飲茶日”,金壇將于4月22日舉行首屆中國金壇雀舌茶道會。在茶道會前一日,陳宗懋教授親自趕赴金壇向民眾講授中國的茶文化。他說,中國的茶文化曾經影響著世界,茶當之無愧是我國的“國飲”,但當下喝茶的人是越來越少,應該培養我們的國人從現在起學會喝茶、愛茶,因為這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兼任國家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的主任的劉仲華教授。在今日的論壇上表示,經過二十天的嚴謹試驗,首份原產地綠茶系統報告出爐。這份報告,基于各項室驗的數據,從成份、功效、安全性等方面對金壇雀舌進行了詳細評估。“要想從根本上消除人們對食品不安全的恐懼,建立科學的數據評估體系是必要的。”劉仲華教授說。 來源:中國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