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呼和浩特4月22日消息(內蒙古臺記者董云靜)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奶酒是內蒙古特產,而記者調查發現,在內蒙古市場上,假奶酒呈泛濫之勢,部分奶酒的酒精含量高達40度,且80%都是用奶精勾兌,奶酒聲譽遭受重創。
根據2009年正式頒布實施的奶酒國家標準,奶酒的生產原料必須采用鮮奶或乳清,經過微生物發酵后,再進行加工制作所得的產品才是真正的奶酒,具備營養價值。而記者調查發現,內蒙古部分廠家在白酒中添加奶精或奶油香精而制成的奶酒,口味與真奶酒相似,但卻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可言。
鄧釗曾是內蒙古赤峰市一家酒業公司的業務員,他向記者透露,目前充斥在市場中形形色色的奶酒,80%都是用奶精勾兌的。酒業公司們一般使用食用酒精或者加入部分基酒做為原料,然后添加奶精或食用奶油、香精等勾兌制成的奶酒,出廠價每斤不到10元,而進入市場后價格可能翻好幾倍。
據了解,在高額利潤驅使下,一批中小白酒企業盯上了奶酒這塊肥肉,在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等地,大量的白酒生產廠在加工制作奶酒;而由內蒙古質監局公布的具備奶酒生產資質的企業僅有19家。內蒙古龍駒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玉昆說,奶酒造假一般來自于小白酒生產廠。一些取得白酒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在沒有奶酒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只要有訂單,企業隨時開工生產奶酒。
為保護內蒙古奶酒品牌,內蒙古質監局2011年年末在區內開展了一次為期4個月的酒類生產企業專項檢查和整頓。在專項治理中,88家乳制品企業被撤銷了乳制品生產許可證。據了解,在這88家企業中有一大部分都有奶酒生產線,卻沒有奶酒生產許可證。
另外,據業內人士介紹,奶酒銷售的區域代理這一銷售模式現在被假奶酒廠商所利用。許多沒有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都打著‘內蒙古特產’的旗號,通過網上進行區域代理招商銷售。這些奶酒酒精含量高達40度,屬典型奶精勾兌奶酒。
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在過去幾年中,內蒙古曾出現過“一代天驕”、“龍駒”、“乳香飄”、“元朝”等奶酒品牌,但因缺乏專項扶持和統一生產規劃,最近幾年,上述品牌有的銷聲匿跡,有的負債經營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