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沂水縣通過先后實施省果業振興計劃項目、省蘋果矮砧集約栽培示范推廣項目和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蘋果產業項目,矮砧密植蘋果面積達到1萬多畝,有力的推動了蘋果產業振興步伐,帶動了全縣現代農業的發展,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實現了蘋果栽培模式的變革。新發展集約栽培采用現代生產技術,通過推廣大苗建園、寬行密植、立架設施、起壟栽培、節水灌溉、紡錘整形等技術,提升了全縣蘋果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實現了蘋果栽培模式的重大變革;推行“畜-沼-果”和“水肥一體化” 生產模式,促進了全縣蘋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項目實施,預計新建的現代矮砧集約栽培示范園較傳統管理提前結果2-3年,栽后第3年結果,第5年畝產達到2500公斤,優質果率達90%以上,畝收入1萬元,畝增產500公斤,增收2000元以上,省工1000元;生態農業模式示范園優質果率80%以上,較傳統管理提高20個百分點,畝產3000公斤,畝收入1.2萬元,畝增值3000元。
二是帶動了蘋果管理模式的轉變。通過舉辦培訓班、巡回指導,發放技術資料、明白紙,組織參觀學習和觀摩交流,轉變了果農的傳統栽培觀念,營造了蘋果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濃厚氛圍,輻射帶動了全縣乃至臨沂、日照、菏澤等整個魯南地區的蘋果管理模式轉變,提升了蘋果產業現代化生產管理水平,為全縣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樹立了標桿。
三是推動了生產經營模式的轉變。一方面,通過項目的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明顯改善,大大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果園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優化,果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提高,為沂水有機果品生產及農業休閑觀光、生態旅游創造了條件,實現了由單純的經濟效益向生態、旅游、休閑、觀光有機結合的綜合效益轉變;另一方面,通過土地的有序流轉,實現了由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經營向龍頭企業、合作社、大戶集約化經營的轉變。(曉易)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