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稱,山東部分菜販為讓大白菜看上去新鮮,給大白菜噴甲醛,這些噴上了甲醛的“毒白菜”每天都在流入市場,而這種方法竟早已成了當地行業的潛規則。
消息傳出,令不少消費者為之震驚,甲醛會對人的皮膚、呼吸道及內臟造成損害,麻醉人的中樞神經,可引起肺水腫、腎衰竭等。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甲醛為致畸、致癌物質,長期接觸將導致基因突變。在日常生活中,僅其氣味就讓人唯恐避之不及,無法想象這東西還會被吃進肚中。
據了解,來自山東的大白菜已流向全國多地市場,各地開始對此進行相關檢測。5月7日,廣東省農業廳表示,目前我省尚未接到相關情況反映,會密切關注此事。
多位專家及業內人士向南方農村報記者表示,在大多數蔬菜的保鮮上,目前以采用物理方法為主,化學藥劑使用并不多,但保鮮劑的濫用則不是什么新聞。
貪便宜用甲醛保鮮
對人毒性如此之大的甲醛何以被用來保鮮?在廣東植物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溫書恒看來,這主要是其成本低所致。目前,市場上每噸甲醛的價格僅為1000多元,而常見的國家批準可用于果蔬采后保鮮的一些藥劑,如咪鮮胺等,市場售價至少在每噸10萬元以上。而且,甲醛具有揮發性,僅需使用少量便可達到效果。
甲醛的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在一般的化工商品店或者小百貨店就可買到。據知情人士透露,一車10噸的白菜,用甲醛保鮮的成本僅為3-4元,平均到每100斤白菜上也就兩分錢。
廣東徐聞縣常年做北運菜流通生意的楊國慶告訴記者,在一般情況下,徐聞產的大白菜保鮮一般都必須經過冷庫預冷環節。即從產地收獲到包裝上貨車運輸的過程中,必須先將蔬菜放入冷庫冷卻24小時,溫度保持為2-5℃。這期間,從打包進冷庫之前以及從冷庫搬上貨車時都會剝掉大白菜最外邊幾片比較潮濕的老葉片,以防止其腐爛。經過冷庫預冷后,一般經過10多個小時運輸到銷售地,此時,包裝嚴實的大白菜溫度僅比冷庫高出2-3℃能成功讓其保持新鮮干凈的商品外觀。整個過程中,并不需要添加其它化學藥劑。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