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關注的今天,食品安全責任險理應被相關企業關注,但是記者了解到,該責任險實施幾年以來,主動愿意投保的企業少之又少,甚至不超過一成。據介紹,對于已經投保的企業,食品安全責任險可以保障食品企業因疏忽或過失致使消費者食物中毒等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
但是如果是由于生產企業自身原因造成的產品缺陷,例如使用非食用性原料、食品添加劑等原因,保險公司是免賠的。為此,專家呼吁,需要設立專門的保障食品安全機制,制定相關法規制度和對違規企業的嚴懲制度。
現狀:投保集中在進出口產品領域
食品安全責任險因食品安全法而出臺,屬于比較新的保險品種,據介紹,目前食品安全責任險在廣東還未有大規模的發展,業內人士坦言,“只有極少數企業會主動選擇投保,尤其是國內中小食品企業投保率尚不足一成,目前更多是餐飲類企業、學校或者單位食堂進行購買。一些大型集團化的食品生產企業會購買產品責任險,例如生產飲料、面粉類的生產廠家等。”
有關保險人士介紹,“目前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投保率過低,而且主要集中在進出口產品生產商,一方面也因為歐美國家對食品進口有相關的準入許可證,這就意味著生產商必須投保相關責任險。”
據介紹,保費高低與投保企業銷售量成正比以及保障額度相關,一般而言,國內企業的投保費率為0.2%~0.5%;進出口企業投保費率為1%~2%,即保100萬元的貨品,保費為1萬元~2萬元。
食品安全責任險為啥在國內食品生產企業中不受歡迎?
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因為目前的食品安全責任險是企業可以自主選擇是否購買,并不屬于強制行為,在生產成本逐漸提高的情況下,很多企業會存在僥幸心理,覺得沒必要花銀子在保險公司身上增加企業成本。
另一方面,相關食品企業自身也缺乏保險意識,沒有意識到可以靠商業保險進行風險轉嫁。
提醒:保險公司不保“制假販假”
業內人士透露,“消費者在餐館就餐時發生食物中毒,或遭遇火災等意外事故,可以獲得保險公司賠償。但是例如最近的毒膠囊事件和早期的瘦肉精事件,是由于公司企業違法故意造成的,屬于保險公司的免責范圍,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