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該縣“旱育保姆”集中育秧工作,在省、市領導的關心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縣農業局充分利用資源,按照“抓農業、重抓糧”,“抓糧食,先抓秧”的指導思想,突出重點,求真務實,扎實狠抓推廣“旱育保姆”集中育秧的各項技術服務工作。通過廣大農技推廣人員的共同努力,收到了令人滿意的好效果,得到了省廳多位領導的高度好評,據查,全縣已落實“旱育保姆”集中育秧面積4.9萬畝,其中早稻2.0萬畝,中稻1.0萬畝,晚稻1.9萬畝。主要育秧形式有:農民合作組織集中育秧、種植大戶集中育秧、自然村組散戶集中育秧、專業育秧單位集中育秧。主要特點有:成秧率高,達97%以上;秧苗健壯,分蘗多,白根多,返青快,結實率高。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抓培訓,提升操作技能。2月始,縣農業局邀請省廳、市局專家4人,組織學員519人,舉辦“旱育保姆”集中育秧技術培訓3期,集成技術手冊1套,建立培訓基地3個,全體學員通過“看、學、做”,熟練掌握“旱育保姆”集中育秧各環節生產技術。
二、抓服務,確保育秧成效。全縣農技推廣人員遵照農技推廣責任制和績效考核制,積極主動、扎實深入育秧一線。縣農技推廣中心組織專家成立督導組,定期對各鄉鎮現場督促指導。局班子全體人員吃住在鄉鎮,扎根到田間,實地指導育秧技術。各鄉鎮推廣站站長為“旱育保姆”集中育秧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育秧各個環節的技術到位。縣政府制定專項考核辦法,對考核驗收合格技術人員進行獎勵,對全縣鄉鎮前8強進行獎勵。由于管理措施到位,技術服務到位,全縣沒有出現“壞芽、死苗、缺秧”現象,收到了好的社會效果。
三、抓信息,搞好市場運作。今年,為確保“旱育保姆”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縣農業局多方籌措資金,及時組織貨源,實行專人專車送貨上門服務。縣推廣中心成立了集中育秧管理辦,主要負責育秧種子和市場貨物供給協調管理。育秧單位與農戶實行合同管理。各鄉鎮確定專職信息員,及時為縣中心提供信息,加強交流。在“縣、鄉、村、組”通力協作努力下,全縣“旱育保姆”集中育秧物資準備充足,市場運作良好,能及時滿足農民生產所有需要。同時,各鄉鎮組織好農民合作服務隊,及時為有實際困難的農戶提供幫助。由于信息及時,市場運作通暢,該縣的集中育秧及秧苗供給工作和“種田代勞”工作成效顯著,為確保糧食“改單擴雙”和優質高產夯牢了基礎。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